昨日,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迎来第二日的活动。“走进城市,才能感受城市。”如何让与会代表多维度感受成都,论坛组委会也是“煞费苦心”——上午参观考察,下午围桌“论道”。
走进东部新区
感受开辟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年成果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都首次提出“东进”战略;同年7月,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举行。时隔三年多,成都东部新区已经正式挂牌成立,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也在成都走过了四个年头。
17日上午,论坛组委会专门空出了半天时间,组织百余位与会代表实地走进成都东部新区。“我之前专门看过成都东部新区的一些资料,目标是瞄准着国家级新区而去的。”在前往成都东部新区的路上,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考察代表和几位同行者交流着。
作为谋划“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设立的省级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坚持对标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在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生态文明、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全面增强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引领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记者在跟团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区位优势是很多企业代表讨论最多的话题。“这里离成都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国际铁路港都不远,很利于形成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话音未落,另有人迅速接起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于明年投运,成渝中线也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地铁18号线已开了进来,地铁19号线二期建设全面启动。未来企业用人交通问题首先不用太过担忧。”
论道“双循环”
成都如何加快打造
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在昨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圆桌会议上,成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循环”格局下,成都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能体系、加快打造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加快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能体系,成都将进一步强化基础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功能布局,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等工作,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着力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快打造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成都将加快拓展立体化战略通道,高质量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做强中欧班列(成都)品牌,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创新开展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建强“中国—欧洲中心”等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型企业配送枢纽、面向亚洲的国际区域分销企业配送枢纽和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着力提升美丽宜居生活品质,加快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将进一步夯实绿色生态本底,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构建低碳制度体系、能源体系、绿色技术体系,推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布局“15-10-5分钟”街区级、社区级、小区级生活服务圈,统筹构建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创新改革,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着力提升消费能级水平,加快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将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全面升级春熙路—盐市口等商圈,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网络体系,打响“成都休闲、成都消费、成都创造、成都服务”四大品牌;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持续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商业,培育跨境消费、定制消费、户外消费等消费新业态;加强消费制度创新,营造开放包容国际消费环境,全面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影响力。
人物访谈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 梁伟坚
成都的营商环境
是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所在
随着与成都企业的业务往来越来越多,梁伟坚来成都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我们也听一些企业家朋友讲,成都这几年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就拿最简单的一点而言,这两年企业办税效率每年都在提升。”
“不管是城市还是企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本、市场、科技等各种要素的聚集。”梁伟坚说,“在他看来,成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已经具备了很大的优势,成都也正在往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发展。”
“成都现在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机遇,把握住机会必定能够扶摇而上。”梁伟坚提道,在绿色发展方面,成都可以依托公园城市的发展背景,通过青山绿水的美丽宜居之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成都的数字产业正在蓬勃兴起,比如数据中介、数据储存、数据应用等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借助成渝两地形成的产业集群形成相互配合、细化分工,从而使区域产业链的韧性不断加强;在智慧化城市建设方面,需要从发展中挖掘城市发展的机遇,深挖国内外市场,既要加强对国内市场的投入,也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商,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此外,针对在蓉企业如何进行发展转型,他也给出了建议,“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在做一些改革,把质量提升作为重点,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的发展促进行业的转型,让行业发展更规范化、制度化,培育其发展新动能。”
科尔尼(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全球合伙人 王宇
成都全球城市综合排名
持续上升彰显出城市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2008年开始,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便持续发布《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晓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去年,成都在该《报告》公布的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89位。
17日下午,王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前透露说,“今年的排名,成都相比去年,将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上升两位。”王宇认为,成都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本和文化体验两个方面。同样,他也认为成都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持续上升彰显了城市发展的良好势头。
王宇对成都很是关注,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到成都每月的“双千”发布会,再到人才政策和首店经济,他认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是成都特有的城市禀赋,也将成为成都在和同层级城市竞争过程中的优势所在。
同时他也提到,很多跨国企业在布局区域总部时,近两年越来越多地考虑生态和环境因素。“这就是成都的优势所在,成都在中国西部区域枢纽功能的成效已经显现,以公园城市来谋城市发展,是一种全新的营城理念。”王宇坦言,这将是成都城市未来在榜单上持续上升的根基,他对此很是看好。同时他也建议,成都应该在城市规划、投资政策等方面更多将这种理念显现出来。
新闻链接
成都当前
做得怎么样?
国际枢纽功能显著增强:
成都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129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85.9万人次,航线规模和吞吐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中欧班列(成都)合计开行量超过6000列,运送货值近2000亿元,开行量、发送箱、回程占比排名全国第一;
开通12条国际铁路和海铁联运通道,境外直达站点增至26个,辐射范围拓至欧洲、日韩、东南亚和美洲东海岸地区。
投资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成都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5822.7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714.2亿元,跃居中国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
在蓉世界500强企业突破300家,在蓉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外资小贷公司已达49家,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前一百位。
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累计注册企业13万余家,注册资本1.9万亿元;
中德、中意等6个国别合作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933家,实现总产值341.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9亿元;
建成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运营成都国际仲裁中心、成都“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平台。
对外交往深度持续扩大:
外国驻蓉领事机构已增至20家,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总数增至104个,成都也荣获“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欧洽会等国际重大会议活动,成功申办“三大”赛事,跻身亚太十大会展城市排行榜;
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突破380万人次,入选“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李婉清 李菲菲 成都日报记者 赵荣昌 白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