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江苏常州:新时代农业合作社发出“新”声

2020-11-18新闻9

到10月29日,常州金坛庄阳村在半个多月里又有28户小农户与合作社签订承包地流转协议。至此,全村6423亩承包地的83%被村民自愿流转给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其余17%在产销环节实行托管。

随着这些承包地由“单干地”变成“合作地”,全村几十年来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历史结束。庄阳村合作社联社理事长殷美成说:“新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是改革的大事件,国家该把它写进历史。”他今年55岁,有大学本科学历。

记者通过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全国共有近70万个行政村,目前已创办220多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每个村创办3个合作社。去年底,金坛成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庄阳村原来很穷,早在1952年就成立农业合作社,并办成全国效果最显著合作社之一——合作社成立第一年水稻亩产就比上年的230公斤增长60%。社员第一次从合作社分到钱、粮,家家请裁缝做新衣服,留着过年穿。社员们联名写信告诉毛主席。一个多月后,合作社收到毛主席复信。

这样的年景,持续了几年。

改革开放后,该村每家都有了承包地,日子慢慢好转。但是,每户小农户种几亩地,几十年里收入很难再提高。为了寻找新出路,几年前村里推出新一轮改革,组建了稻米、水产、农机、劳务等6个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15个家庭农场。在全区,该村率先脱贫摘帽。

经营中,有的合作社遇到挫折。于是,6个合作社抱团组建成1个联社,既有分有合,又相互帮衬。殷美成说:“与最初的合作社相比,现在大不相同了。如今是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采用机械化种地,而且搞各种专业化经营。”该村地处偏僻,规模较大,常住人口在2011年是4404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在还剩2498人。村里的合作社,也为进城工作和生活的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村民蒋文军告诉记者,进城的,人均年收入在5.5万元左右,每年还能回村拿到土地流转租金;留在村里的,进入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工作,年收入也大幅提高,人均有4万多元。他家2.2亩地原来自己种,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地被流转给稻米合作社种有机稻,他和妻子在水产合作社养蟹,收入比进城工作还要高。殷美成表示,作为得到毛主席嘉许的农业合作社的“后人”,他对新时代合作社的兴起,比一般人感触更深。他说:“目前全国大约还有2亿户小农户,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大变革,能让亿万小农户有新的出路。”

来源:常州日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