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在豪华别墅内的八路军指挥部,抹发胶的男主角,妆容打扮精致的女护士,以及炮火逼近时喝咖啡、抽雪茄的师长……因为严重违背历史事实,“抗日剧”《雷霆战将》被官媒点名批评。虽然该剧已在全平台下架停播,但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这么多影视作品要“戏说”抗日剧。
其实,相较早些年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自行车杀敌等夸张情节,《雷霆战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雷剧”,它的问题出在“违背常识常理”、“随意戏说解读历史”、“过度娱乐化”三点。诚如官媒所批:影视剧中考虑年轻人的习惯,创新表现方式,并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尊重历史,不能剑走偏锋。
2005年到2009年,《亮剑》《潜伏》《士兵突击》引爆了军旅、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紧跟着抗日雷剧层出不穷,创作者脑洞大开,毫无底线。后来官方出手了,抗日剧受到限制,于是片方又一窝蜂去拍都市剧。虽然有些口碑,但受众很小。在各种禁令边缘游走的片方,终于在青春偶像剧上找到了方向、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引发了另外一个现象:流量。
不过,抗日题材还是好的,受到播出平台的青睐。有报道说,雷剧《抗日奇侠》第二轮播出时,利润竟然比第一轮翻了一倍,达到了一集200万元。
那为什么不能正常拍抗日剧呢?
因为这种主旋律影视作品很模式化,表现手法单一,如果按照正常的方法去拍,市场一定不接受。于是有些片方为了投观众所好,盲目迎合市场的口味,将抗日剧拍成了青春偶像剧、言情剧,甚至是神话剧、戏说剧。
目前市场上,观众最爱的还是青春偶像剧。哪怕情节很扯,只要主角CP感高、剧情甜,再无脑它还是能火。而现在的创作者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大众审美的引导者,反而成了市场流行的跟风者,这就导致我国影视剧内容千篇一律,什么赚钱拍什么。
可能在立项初期,《雷霆战将》的片方还沾沾自喜呢:看,我们这是一部“青春偶像抗日剧”,有立意、有流量,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可惜,他们忘记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主动与被动中不断提升,忘记互联网如此发达。所以说,《雷霆战将》有今天的结果,是吃了“小聪明”的亏。
抗日剧是正剧,讲的就是一段历史。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发生的真实事件,不是童话,也不是神话。虽然手撕鬼子很爽,但不应该自欺欺人,历史、英烈和观众都应该被尊重。同时,这件事也提醒所有的创作者,切莫把观众当傻子,拿一些“偶像剧套路”来糊弄人。在内容和口碑为王的今天,但凡靠“小聪明”立足的,最终都会自食恶果。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