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铜陵市强化医卫协同发挥整合效能 实现“两降 三升 四满意”

2020-11-17新闻36

编者按

11月17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医改场,介绍“十三五”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典型经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安徽在天长、铜陵等地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两包三单六贯通”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为居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

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在试点建设城市医联体的基础上打造“升级版”,突出“紧密型”,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建立防病就医新秩序,让群众好看病、少花钱,探索创新城市医联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紧锣密鼓 部署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创新试点

2018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全省综合医改重点工作任务,为探索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机制创新,安徽省在铜陵市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开展改革试点,打造全省可推广、全国可借鉴的医疗联合体新模式。

2019年5月

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确定了2019年综合医改重点工作,明确在铜陵市全面推广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经验,同时把试点扩大到蚌埠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鼓励其他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2019年10月

《关于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印发,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首创试点经验,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行动方案。

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的“铜陵经验”

“在家门口就能看市里的专家医生,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家住铜陵市五松新村小区的张奶奶高兴地说。

2018年3月,铜陵市启动城市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改革后,铜陵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高年资医生来到社区组建工作团队,成为家庭医生,提供健康咨询、检查、诊疗等服务。

三甲医院医生“下沉”社区卫生服务站,是铜陵市打造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带来的变化。2018年,铜陵市启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试点,建成以铜陵市立医院为牵头单位,2家二级医疗机构、36家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市立医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医联体建立后,如何破解“联而不合”难题?“紧密型”是一把关键“钥匙”。

为充分整合医疗服务体系,铜陵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制定《医联体章程》,在医联体内实行人员配置、运行管理、 医疗服务三个“一体化”;实现人员、资源、利益、信息“四个共享”;统一建立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中心,统一药品采购、耗材采购、消毒供应、医疗废物处理。

围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铜陵市兼顾签约居民不同需求,将多学科专家纳入家庭医生团队,突出重点人群,开发各类适宜特色服务包,实施个性化签约;建立基层“点单”机制,设立下沉专家工作室、高年资护士工作站;依托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医防融合指导中心,建立贯穿初步筛查、风险评估、具体干预、定期随访等环节的接续服务链,构建“自我管理、人际互助”健康管理新模式。

紧密型医联体改革顺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是保障。铜陵市建立签约人口总额预付制度,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存、合理超支补助”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医保基金管理由“要我控”向“我要控”转变,医保基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两年来,医联体整合型服务体系效能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医联体服务区内老年人规范管理率达76%,高血压规范管理率64%,控制率达51%,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58%,糖尿病控制率达46%,临床路径管理率同比增长24.0%,药占比同比下降3%,人均医疗费用负担比例同比下降1.0%。2019年,医联体内上转病人同比增长18.2%,下转病人同比增长67.5%。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同比增长4.6%,门诊病种数增加18.8%,门诊病人增长21.0%,住院病人增长15.6%。铜陵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逐步形成了双下降(患者医药费下降、药占比下降)、三提升(慢病管理率提升、基层就诊率提升、双向转诊率提升)、四满意(患者满意、健康守门人满意、医保经办部门满意和政府满意)的良好局面。

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抓手,破解“联而不合”难题,在开展紧密型医疗服务联合体改革过程中,安徽省通过深度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开展重点人群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全科服务。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满足了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了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责编∣ 孙林 路舒建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