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开阳里社区辖区内,有很多典型的老旧小区,不少因为产权关系复杂,都有各自“难念的经”。今年9月,在开阳里第二社区指导下,辖区内的开阳里三区、右安门外大街22号院共成立了3个物管会,巧的是,3个物管会刚刚组建完成,便都遇到急事难事。物管会的出现,对解决小区难题有帮助吗?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下水管道堵塞
物管会来救急
开阳里三区9、10、11号楼组成一个自然院,新组建的物管会名为“雪花物管会”,这是借院子里一家产权单位的名字来命名的。11月4日晚7时,小区出现突发情况——10号楼一单元102门出现下水道堵塞。老楼的下水管用了大约20年,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意外,可在疏通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疏通机的管道断了,卡在了堵塞的下水管里,于是问题变得更严重了,不只是102门,一层的3家住户同时出现了下水倒灌的情况。过去发生这样的问题,从问题报到社区,再到社区具体了解情况,最后到协调维修,得花不少时间。而这次问题出现后,雪花物管会介入了,问题很快有了转机。
今年72岁的秦兰芬女士是雪花物管会的副主任,同时作为小区居民,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楼里下水管堵塞的事,她马上联系了物管会主任杨兆辉,这位物管会主任同时也是开阳里第二社区的党委书记。杨兆辉马上来到现场,同秦兰芬等6名物管会成员商量对策。为了解决一层居民家倒灌的燃眉之急,楼里已经暂时停水。物管会成员当晚一边忙着向老街坊们说明楼里的情况,一边开始联系产权单位。
“我是老住户了,对这个楼的情况很清楚。“秦兰芬告诉记者,楼里的产权单位共有两家,分别是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和北京市王麻子工贸集团,10号楼一层发生下水倒灌的3户都是雪花电器集团公司的产权。跟过去解决问题相比,因为物管会成员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产权单位好分辨,也好沟通了。
11月11日,记者在开阳里三区10号楼看到,一单元的下水管道楼里楼外换了一遍。整体换管是社区、物管会和产权单位共同敲定的解决方案。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施工接近尾声,换下来的旧管子还在楼前放着,居民指着锈迹斑斑的老管道告诉记者,用了20年的管子,拆下来一看,里面的油都凝成了柱状,难怪经常堵。
杨兆辉告诉记者,此次解决下水管堵塞的事,小区的物管会起了很大作用,不只是厘清产权单位,还有施工停水期间,楼里有多少老人,哪些老人需要帮助,物管会成员作为小区居民对此都非常了解,他们为社区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关于解决方案和施工进展,他们第一时间告诉居民,当涉及入户施工时,由物管会成员一道做工作,居民们也更加信任。
拆除地锁维修道路
老大难问题获推动
开阳里三区1、5、7、8、15号楼也是一个独立的院子,联排的高塔楼,共有1180户居民生活在此,人口密度大。车要有地方停,居民要有地方活动,可没有地下停车场,楼距又很近,空间稀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大院。此外,与很多老旧小区一样,地锁林立、难拆难治也让居民们头疼多年。属地街道、社区联合相关部门几次拆地锁的计划连连“流产“。
11月3日,小区近500个地锁终于一次性全部拆除,新成立的物管会对此功不可没。
“我们的物管会叫1578物管会,这个名字是根据楼号得来的。”物管会副主任翟继常先生今年73岁,是这里的老住户。他告诉记者,1578物管会成员共9人,在此次拆地锁行动前,他们多次征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并讨论分析大家的分歧所在。他们了解到,居民们其实不是不愿意拆地锁,只是担心自己的停车位没有保障。可喜的是,今年属地街道从区房管局申请资金,失管老旧小区微改造已经立项,通过这个项目,居民们以后的停车便有了更好的规划,同时居民们想怎么停车,也可以通过物管会和设计方直接沟通了。于是,在拆地锁行动前,物管会成员多次给居民做解释工作,“我们陪着社区一起走访,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都是老街坊,我们说话居民们更能理解。”
“物管会还代表居民提出建议,小区物业也有私设地锁的现象,所以此次行动最先拆除物业的地锁,这样一来,居民们更加支持行动了。”翟继常说。
右安门外大街22号院也在开阳里第二社区的辖区范围内,虽然只有三栋居民楼,却是名副其实的杂院,产权关系复杂导致诸多“后遗症”,维修难就是最大的难题。3号楼前的路面塌陷困扰大家多时,近两个月来,塌陷的近30米路面成了一个个窟窿,上面只临时搭着几块板子,让人心里很不踏实。
小院物管会副主任张金芳告诉记者,物管会成立后,她就一直琢磨怎么解决路面塌陷的问题。小区共有3栋楼,1、2号楼没有物业,3号楼多达9个单元门,其中7、8、9门有一个物业,但她问过后得知,这个小物业根本承担不了整个楼院的公共空间维修。而根据她的了解,这三栋楼的产权单位繁多,比如以前的红狮油漆厂现在就变成了多家单位。于是,她把调查的情况详细报给了社区。
今年10月,社区听取物管会的意见后,按照失管小区的管理服务办法,申请启动了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小区路面终于焕然一新。
改变老小区面貌
物管会任重道远
开阳里第二社区辖区内,3个物管会刚刚成立不久,便都立了功,或是协调各方解决了突发的棘手问题,或是作为桥梁,推动了过去一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但物管会的成员们也坦言,彻底改变老旧小区的面貌仍任重道远,物管会究竟能发挥多大的“能量”,仍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压力和动力并存。
开阳里三区下水道堵塞问题解决了,解决过程当中,居民们也看到了现在楼里老下水管的现状,堵满油污和杂物且锈迹斑斑的老管道,不只存在于10号楼这一栋楼内。
秦兰芬说,下一步她想着通过物管会,帮着老街坊们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尤其是上下水管线的更换迫在眉睫。“当然,换一个单元门的管道跟换全小区的管道相比,工作量不能相提并论,还需要各方更多的配合。”
地锁拆了,小区的停车会有新规划,翟继常在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后,同样有新的打算,是一件一件小事逐步推进,还是找到办法整体改善小区面貌,目前还需要理出个头绪来。 “小区的老旧电梯换新,高空抛物治理等问题该由谁来管还得一一捋顺。”
张金芳深深感到,物管会仅仅用来做应急事件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产权单位复杂的小区如果没有一个能管理全局的物业,再遇到类似的事可能还会卡住,当务之急还是得帮忙引入物业管理。
各方声音
共管共治大伙怎么看
连日来,北京日报客户端持续关注小区共管共治的问题,比如开阳里第二社区成立多个物管会解决各楼院难题;东湖街道在辖区35个自然院成立楼院事务所,分门别类协调小区大事小情;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区的居民议事厅刚刚成立,便破解了老楼自来水供应不畅的难题……这些居民自治组织虽然名称不同,但功能类似,都体现了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理念。
开阳里第二社区党委书记杨兆辉:在党建引领下,共管共治将形成业主与物业的桥梁和纽带,在监督物业更好为业主服务的同时,也将努力向搭建解释物业的工作和难处,使物业与业主的关系良性发展,使小区生活环境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东湖街道办事处社区办副主任张红:共管共治也需要明确分工,把握好度,街道社区积极为居民搭建平台,提供指导,让有积极性的居民参与到共管共治工作中来,但不能等同于把各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让居民来承担。通过居民参与共管共治,让社区工作扎根更深。
望京西园一区物业负责人张坤:有了共管共治的机制,物业的工作方向更明确了,我们可以听到更多居民的需求,知道我们该优先解决哪些问题。
景山街道居民张女士:通过共管共治,居民解决身边问题有了新渠道,以前发现问题只知道找社区,或者打12345,现在身边就有我们的代表,很多事自己就能商量着解决。
开阳里三区居民翟先生:参与共管共治,无论是成立物管会还是类似的居民自治组织,现在一个普遍性问题是,这些组织需要更强的执行能力,换句话说,居民们说出来的话,物业得听进去。物业能够听取并采纳居民提出的合理建议,是共管共治奏效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