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洛阳新闻发布会|水利扶贫: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实现百分之百动态达标

2020-11-17新闻1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思元 通讯员 韩露 徐德利

11月17日上午,洛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洛阳市水利扶贫和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理理念,坚持农村安全饮水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程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积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2020年6月底,实现了任务清零、问题清零、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百分之百动态达标的目标。洛阳市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644处,集中供水人口411万人,集中供水率达到9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超额完成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的目标,为洛阳市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洛阳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建党介绍,洛阳市共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宜阳、汝阳、洛宁、嵩县、栾川)、1个省级贫困县(伊川),其中,嵩县为深度贫困县。长期以来,农村人畜吃水困难、饮水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一直是洛阳市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

推进工程建设 夯实运行基础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洛阳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的思路,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自2016年以来,按照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统一要求和全市脱贫攻坚总体计划,洛阳市累计投资7.58亿元,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重点针对贫困县和深度贫困地区进行部署,建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299处,改善1297个行政村(含728个贫困村)饮水条件,受益贫困人口29.3万人,进一步提高洛阳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落实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2016年以来,各县(市)均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制定和出台了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制度,落实管护经费,并按照规定由卫生疾控部门开展水质检测;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责任制,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三项责任”即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目前已落实到位;“三项制度”即健全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有力保障了工程长效运行。

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督导检查

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以中央、省、市督查为契机,以彻底解决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为目标,全面开展举一反三督导检查,促进监督检查上下联动、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改进督导方式方法,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和水质检测工作作为水利扶贫工作的重点,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督导检查,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进程。

加强宣传引导 确保常态长效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宣传力度,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标准以及水质化验方式、指标、频次等方面的要求,方便各级干部、广大群众学习掌握,使各级掌握水利扶贫政策,明晰目标、精准施策,推进政策的落地落实。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及水质保障工作,督促各县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按要求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保持消毒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经常使用;三是切实加强水质检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达标;把水质检测报告公示并放入“贫困户信息明白卡袋”,让群众及时了解饮用水的水质情况,提高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满意率。

编辑:洛分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