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时期,四位将领出自今宜昌市一带,全都为蜀汉效力!

2020-11-17新闻13

宜昌,湖北省地级市。

在地舆地位上,宜昌市位于长江中上游连结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流派”“川鄂咽喉”之称。

在经历上,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在汉末三国期间,今湖北省宜昌市一带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出了多位将领。辣么,疑问来了,三国期间,四位将领出自今宜昌市一带,他们划分是谁呢?一、霍峻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东汉暮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闾里群集部众数百人。后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秉承其部曲。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

后随刘备入蜀,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在益州之战中,张鲁遣将杨帛劝降霍峻,霍峻严词回绝,杨帛退去。后刘璋将扶禁、向存等率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霍峻,城中兵但是数百人,霍峻苦守一年,乘机将其击破。到了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占有了益州之地。在此底子上,刘备嘉霍峻之功,因而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三年后,年四十岁逝世,还葬在成都。刘备亲率群僚临会吊丧,过夜墓上,其时的人都为他感应光荣。两霍弋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霍峻之子,三国期间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确立蜀汉政权,立刘禅为太子,霍弋被刘备录用为太子舍人。建兴五年(227年),丞相诸葛亮北往驻守汉中,筹办北伐事件,因而征召霍弋到丞相府,担负记室。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霍弋担负黄门侍郎。

在蜀汉后期,永昌郡产生了兵变,刘禅以霍弋领永昌太守,率军诛讨,斩其豪帅,郡界清净以后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执掌蜀汉的南中诸郡。景耀六年(263年),进号安南将军。邓艾狙击阴平,霍弋想率军营救成都,但刘禅以成都已有筹办,禁止,后刘禅尊从,霍弋在得悉司马氏善待刘禅后,才带领南中六郡尊从。降晋后仍为南中都督,安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三、董和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员。东汉暮年,董和率家属西迁。在刘璋部下接踵担负县令等官职。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安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智囊将军诸葛亮配合主理经管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件,他们出谋献策,同事欢洽友谊深沉。在公元221年,也即刘备称帝以前,董和机病逝了,这促使董和在蜀汉经历上的名望比较较低。但是,关于董和的儿子董允,却是能够和诸葛亮等量齐观的大臣。

四、董允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三国期间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暮年,其父董和跟从刘璋,担负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觉得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诸葛亮忧虑后主刘禅年龄尚轻,短缺区分短长是曲的才气,又觉得董允为人朴重、短长明白,因而想委任他卖力处分皇宫内的事件。自后诸葛亮在《出兵表》中提到郭攸之、费祎、董允之名,有望刘禅多多听取他们的定见。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担负上将军费祎的帮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逝世。在很多经历学者看来,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董允有匡主护国之功,其逝世后,蜀汉再也没有能压抑黄皓的大臣了,这造成黄皓在蜀汉后期祸乱朝政,从而加速了蜀国的衰亡历程。对此,你奈何看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