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寿司,一场终始于口中的大河剧!

2020-11-17新闻11

导读:寿司,一场终始于口中的大河剧!

寿司。这个许多人眼中日本料理美食的代表。

米其林三星的小野二郎,是国际认证的坚持、传统、与品格的结合体。

网络时代的今天,只要稍微搜寻一下,就可以找到如「绮罗星」(きらぼし,中文译为闪耀之星的意思)般的寿司美食体验心得,还有无数的寿司小知识、名店介绍。

食材的讲究。师傅的坚持。手指的温度。

客人坐在吧台板前,等着师傅沉默地一贯一贯送上「丹精」(たんせい,中文译为苦心)入魂的寿司。

那个画面简直已经能做为临济宗师徒问禅的公案一幕了。

但或许是我身为日本留学文科阿宅的背景,不管是坐在银座高级寿司料理店的吧台,或是和三两好友,一起去吃以便宜方便又大碗著名的回转寿司连锁店「滨寿司」时,入口的食材或许高级度不同,精致度不一样,甚至在回转寿司店面对的不是「一生奉献给寿司」的师傅,而是触控式面板。

不知为什么,在寿司入口时,总有种难以形容的感动和感概。

一种跟在中国吃牛肉汤时一样,难以形容的感动和感概。

感动。因为吃进嘴里的,是历史的轨迹。

寿司,原本的确是高贵的料理。

它的原型叫「熟鲊」(なれずし),是和稻作一起传入日本的鱼类料理。

就跟香肠熟肉一样,许多美食的原点其实都来自于保存食。

在渔获不安定、缺乏保存方法的古代,熟鲊其实是把鱼肉和米饭压实后腌在一起,靠发酵后米饭里的乳酸菌而让鱼肉成为保存食的调理法。

顾名意义,熟鲊里的饭,是臭酸的。

所以早期的熟鲊大多数在食用时,是只吃鱼,而把米饭丢弃的。

后来才出现把熟鲊的发酵日数缩短,而连米饭一起吃的「生成」(ナマナレ)寿司。

这种过去平安贵族们所享用的传统美味,现在还可以在很多以西日本为中心的乡土料理中吃到。

千万别嫌味道臭酸,因为寿司「すし」这个字的语源,原本就是从日文中的「酸し」来的。

看到这里,当然你心中或许会有跟我一样的想法。

「如果生在平安时代当贵族结果要吃臭酸的鱼,那还好我是生于现代的平民。至少可以吃到美味的寿司啊!」

庆幸之余,大家可能都忘了一件基本事实。

就是如果你不想吃酸鱼,而想享用新鲜鱼肉的甘美滋味,绝对没办法少了一种名为酱油的伟大调味料。

如果没有酱油,生鱼肉只能用盐调味。

你也吃不到用精美刀工切出来的片片鱼肉,因为要用盐调味的话就得切成细条才能入味。而且如果这样调理,最后你吃到的还是腌好的酸鱼肉。

酱油伟大吧。而这个吃寿司时背后的大功臣,竟然是被一个吃素的和尚发现出来的。

镰仓时代的日本临济宗高僧入宋学习佛法,同时也从大宋的名寺径山寺,带回了腌制素菜的圣品「径山寺味噌」制法。

在回到日本、指导村民制作「径山寺味噌」时,觉心发现味噌桶里沉淀了一层液体,用手沾来送入口中一试,其味道「比肉汁还要鲜美」,于是伟大的酱油(溜まり醤油)问世。

至于和尚为什么会知道酱油的味道比肉汁还要鲜美,你就不要太计较了。

因为酱油的出现,改变了日本人吃鱼的方式。

我们认识的「生鱼片」吃法才真正诞生。也才有机会促成了日后我们所认识的「寿司」诞生。

今天我们吃的握寿司,意外地要等到江户时代中期才出现。

那个时代的江户住了一大群名为武士的不事生产公务员阶级,于是也让江户成了消费型都市,产生了许多由外地人来担任的如建筑工人、工匠等工作机会。

这些外地工人住在狭小的「长屋」(集合式雅房)里,当然就有在上工前「吃得快、吃得便宜」的外食需求出现了。

于是,在江户出现了种种专作这些生意的「屋台」(やたい),也就是路边摊的出现。

寿司就是其中的一种。

寿司与过去的贵族美食开始大不相同。

面临海湾的江户拥有大量新鲜鱼产,在活用酱油之后出现的生鱼片吃法,让路边摊老板当场用那个时代便宜到爆的鲔鱼(没错,那个时代鲔鱼叫「シビ」,和死日同音而且渔获量超大),徒手跟饭一捏,方便好吃的得来速平民美食就此完成。

其中有名的「路边摊头家」华屋与兵卫以此为基础,不断开发出越来越豪华的寿司,甚至还曾因此被当局以「鼓励奢侈」罪名抓去关了一段时间。

而就算寿司上面不再是酸鱼而是涂了酱油的鲜美生鱼,而且握寿司又被称为「早寿司」(早,はやい,中译为快的意思),急性子的江户人没时间等你慢慢腌。

但是寿司正如其语源般是「酸的」这个概念,早已成为日本食文化一部分。

于是今日日本食用酢大厂「ミツカン」的初代始姐中野又左卫门发明了加在饭里的「寿司酢」,而让刚煮好的饭就能调成酢饭,「江户前寿司」(江户前面就是东京湾)于焉问世。

没错。受世界承认的米其林三星美食,源流就是东京的路边摊。

现在,我们看到寿司成为日本的骄傲。

看到寿司之神成为世界美食界知名人物。但是这个日本文化的代表,出身却是很多人觉得亲切、好吃,但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路边摊小吃」。

寿司有今天的地位,是因为许多师傅不断地追求和坚持。

当然,日本文化中对于专门职人的尊重,也让他们除了金钱外,还有了更多的向上原动力。

最重要的,寿司是从在地和本土,发展出来的国际化荣光。

感叹。因为吃进嘴里的,是庶民的传统。

今天我们以中国小吃为傲。

但却也有许多人觉得小吃美食就是得「便宜」,就是得永远是路边摊,就是永远得要是「吃粗饱」的。

不然就不再庶民、所以就涨个5块钱得天诛地灭。

其实不管是东京的江户前寿司,或是中国的清烫牛肉汤,同样都是用食物这种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江户前寿司也曾经是「作实人」在填饱肚子的,那么如果我们对我们的小吃有更多的坚持、对我们的文化有更多的自信、对从业者有更多的尊重,最重要的,不要永远觉得我们自己的东西一定都是「粗俗的」,那么我们身边的这些牛肉汤、肉燥饭,难道就不可能有一天成为另一个米其林三星?

下次去到日本的寿司店,吃到一样美味的寿司时,相信你的感想不再只是鱼肉的高级与否、师傅的握法手艺,或是店内装潢的讲究与否,甚至有什么名人加持背书过了。

因为你知道,你正在用舌头体验一种历史与哲学的命题。

#吃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