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你也曾为了“吃”,和伴侣大吵一架吗?饮食习惯,该如何妥协?

2020-11-17新闻7

导读:你也曾为了“吃”,和伴侣大吵一架吗?南辕北辙般的饮食习惯,该如何妥协?

洛杉矶和广州仿佛是美国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缩影,让我很难想像要是有一天,这两种人必须一起生活,该要如何妥协?

由于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近日重启了2013年实行的「光盘计划」,大力宣传适量点菜、吃剩打包等观念,希望降低餐饮浪费。

但其实,饮食观念根深蒂固于每个人的家庭,要改变宴客宁愿多点、也不能不够,以及不爱打包吃隔夜菜等习惯,并非一蹴可及。

饮食习惯来自个人过去潜移默化的生活经验,让我发现走入婚姻后,关于「吃」这件看似简单又日常的事,却常成为我和老公冲突的来源。

约会时,我们对于伴侣的饮食习惯常只是略知一二,婚前我和老公从牛排吃到肉羹面都没问题;婚后,我们却常常还没上桌就大吵一架。

尤其在有了孩子后,我们夫妻俩在饮食观念的冲突更是达到白热化。

在家开伙还是买外卖?开饭之前的冲突不断

老公从小家里一直以外食为主,有时用泡面或点心也能打发一餐。

再加上他不是美食主义者,更不重视营养,所以「吃」对老公而言,就是解决肚子饿的问题,没必要花太多力气或时间。

我从小家里的饮食习惯和老公不同──带着南方的饮食习惯,早餐从一碗热腾腾的虱目鱼面线开始,即便经济不是很阔绰,仍然认为「吃得好」是人生重要大事。

上半年的某一天,女儿在接近傍晚时开始要糖吃。

「你饿了吗?要不要先吃点饼干或水果?」

我从冰箱里拿出苹果,接着拿出晚餐要煮的青菜,回过头叫老公陪一下小孩,让我去准备晚餐。

老公不悦地皱着眉头,「你打算要煮喔?我以为我们出去吃就好!」

我用一种木已成舟的淡定说:「但是我下午就解冻了海鲜,冻回去就不新鲜了!」

深知老公不愿意暴殄天物,这招常常很管用,最后他只好妥协。

这几年,我们总是为了是否要开伙而争吵。

「煮饭太累了吧!我一想到煮完饭还要洗碗、收拾厨房,就觉得很烦!我们不能轻松一点吗?」

老公的话没错,但是我觉得为了孩子的健康,辛苦一点也是值得。

「反正也都是我煮、我收,你意见不用这么多吧!」

我不甘示弱地回他。

老公认为从备菜、烹饪、到收拾,花上个大半天,简直是浪费生命。

但是对于从小生长在「吃要吃好」的家庭,让我愿意为了美味和健康,付出更多心力。

我们无法改变对方的想法,又互不相让,所以总是为了是否开伙的决定而不愉快。

对于「爱惜食物」的标准不同,让饭桌沦为战场

因为家庭教育,老公抱持着「浪费食物是天大的罪过」的信念,并且彻底实践这个爱惜食物的美德,即便已经吃得过撑,或是遇到不爱吃的食物,都会勉强自己吃完。

我虽然也不爱浪费食物,但是标准没有这么严格。

因为我们对于「浪费食物」的标准不同,有一段时间,女儿只要一上桌吃饭,餐桌就成了战场。

现在4岁的女儿,从小对吃饭就兴趣缺缺,即便我特别花心思为她准备饭菜,也不见得领情。

当女儿拖拖拉拉、不想吃饭,是不是该坚持要求她清空盘子,我和老公的意见总是相左。

我们没想到,当爸爸严格地不许她剩一粒米、妈妈却觉得尽力就好,这样的冲突最终演变为女儿吃饭的压力。

直到女儿开始出现想吐等厌食现象,我们才惊觉应该要让吃饭回归为一件轻松快乐的事,避免过度关注她在饭桌上的表现。

广州人花费1天煲汤,美国人用10分钟解决一餐

这几年来,我和老公从台湾、洛杉矶、再到广州,发现各地饮食习惯差异甚大,慢慢觉得我们之间的饮食冲突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对于习惯沙拉与速食的美国人来说,即便偶尔下厨,也不爱弄得太复杂。

我曾到一位美国朋友家里作客,朋友的妈妈在退休后,为了健康尽量自己下厨,但都是采取极为简便的烹饪方式。

她将肋排事先腌好,餐前从冰箱取出、放入烤箱,接着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等待肋排烤好。

接着再拿出一个贝果面包(Bagel)、准备好生菜沙拉与咖啡,就是丰盛的一餐了。

对于这位美国妈妈来说,比起食物的美味与变化性,她更在意用最简便的方式,享受健康的一餐(她吃的生菜都是有机蔬菜)。

如此一来,她能够兼顾电视时间,以及有更多余裕照顾家里花园中的玫瑰花和橘子树──吃完饭后,她骄傲地带我参观她一手打造的小花园。

离开美国之后,我和老公辗转至有「美食天堂」之称的广州生活。

广州人为了煲一碗「靓汤」,可以花费1天的时间。

在有幼儿的家庭,他们通常另外煲瘦肉汤或准备清淡的宝宝餐,不像重视方便的美国人,常直接买罐装的宝宝食物。

广州人重视食材的新鲜度,因此常需要天天(甚至餐餐)采买。

准备好一家大小的饭菜,往往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会雇用专门的「煮饭阿姨」。

因为对于口味的讲究,来家里打扫的阿姨不见得能胜任,因此雇用不同的阿姨各司其职,而煮饭阿姨的行情总是很不错。

洛杉矶和广州仿佛是美国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缩影,让我很难想像要是有一天,这两种人必须一起生活,该要如何妥协?

当爱吃麻辣锅、卤肉饭的她,嫁给爱吃汉堡、薯条的他

我有两个从小随父母从中国移居美国的表妹,因为从小家里总是准备「家乡味」料理,所以即便在美国生活多年,她们仍然不是特别喜欢美式食物。

后来,她们却都嫁给了爱吃汉堡、薯条的另一半。

当我在美国的时候,慢慢发现婚后的表妹常不再坚持自已最爱的各种中式料理。

她们和老公一起重新发现了两人都能接受的其他异国料理;

偶尔表妹也会配合老公一起吃汉堡;或者当她在家煮面时,老公就另外买速食回来。

这几年经历不同的饮食文化洗礼,让我发现「吃」的背后,其实代表了更深层的价值观。

饮食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也不容易改变的。

想一想,老公不爱开伙,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不希望我太辛苦;

与我相左的意见背后,其实也是一种体贴。

当我们为了「吃」而争执时,也许不该冀望改变对方,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试着各让一步、从中找寻平衡点。

#吃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