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曹魏宗室为什么不反抗?

2020-11-17新闻16

先来界定一下什么叫曹氏宗亲。

曹氏宗亲,大体来说,至少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曹操的嫡系子孙组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也就是曹魏的宗室。曹操是独子,但曹操的儿子不少,光史传记载的就有二十多个,最小的曹操死的时候才只有三岁,是由曹丕抚养长大的。

另一种,就是曹操的同宗,主要是曹氏和夏侯氏。夏侯氏包括夏侯渊、夏侯惇、夏侯玄、夏侯尚等,曹氏包括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爽等。这个圈子相对来说,可以算是曹魏的外围宗亲。

曹操时期,在各个主要战区掌握兵权的,都是曹氏、夏侯氏的外围宗亲。比如曹仁在荆州,曹休在合肥,夏侯渊在长安。曹操后期,随着自己的儿子们开始长大,曹操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儿子掌握军权。比如安排曹彰率军北征,在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出征汉中,即将撤回的时候,征召曹彰到长安前线,就是有意将关中的军权交给曹彰来掌握。

关中对曹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人口远不及关东地区,但在军事上差不多相当于半个曹魏,至少是三分之一,所以史传上说司马懿出镇关中,是“分陕之任”。

但是,曹操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安排,就去世了,曹丕继位。因为曹操晚期发生过储位之争,也导致了曹魏阵营内部的分裂。曹操死后,曹彰回去奔丧,又问曹丕“先王玺绶何在”,有意争夺继承权。这两件事都导致曹丕对自己的兄弟失去信任,不愿意给他们过多的实权。

所以,从曹丕开始,随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一代人逐渐老去,曹丕用来接替他们掌握军权的事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而没有继续沿着曹操晚期的思路继续走,有自己的兄弟来掌握军权。

而对他自己的亲兄弟们,曹丕不但不给一实权,反而不断打击,乃至相当于将他们软禁起来。为此,曹植在曹丕时期曾多次上书表示反对,希望能够相信自己的亲兄弟们,众建藩辅,夹辅王室,但曹丕始终不为所动。

到魏明帝曹叡时期,情况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司马懿开始由文入武,出镇方面,东抗孙权,西拒诸葛,北灭公孙,都是司马懿领兵完成的。司马懿在军队的势力开始逐步扩大。而且,一些曹操时期的曹魏元老功臣,也就是司马懿原来在曹操时期的丞相府同事们,也都开始独挡方面。

与此同时,明帝继续延续曹丕打压宗室的政策,加强对宗室的控制,但在战区最高长官的人选上,杂用一些曹氏、夏侯氏外围宗亲,比如曹真和曹休,在明帝时期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还有夏侯玄,曾担任中领军,也就是负责宫廷和皇帝警卫的部队的长官。曹真死后,曹爽也受到了重用。

曹丕临死时,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包括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但到明帝临死时,当初的四位辅政大臣中,只有司马懿尚在人间。明帝对司马懿并不完全信任,也意识到长期打压宗室,带来的结果是大权旁落,王室显得孤掌难鸣,容易出现权臣。

所以,明帝制定的第一套托孤大臣名单中有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而没有司马懿。由于长期实际上处于被软禁状态,并不参与实际的政治运作,在朝廷也缺乏有力的支持者,燕王曹宇没有敢接受这个安排。明帝最后仍然安排有外围宗亲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司马懿在政变中推翻曹爽独揽朝政的时候,曹魏的宗室本身因为长期被软禁,没有什么能力进行有效的反抗。而曹氏、夏侯氏外围宗亲集团中,曹爽就是领袖,惟曹爽马首是瞻。

曹爽政治经验的缺乏导致了全盘失败,之后,本在关中担任征西将军、掌握方面军权的夏侯玄也被司马懿一纸诏书召入朝廷,夏侯氏唯一富于军事经验的夏侯霸仓皇投奔蜀汉,曹氏、夏侯氏的政治势力也因此被司马懿一举消灭。

在这之后,忠于曹魏的一些元老重臣还曾经发动过一些反对司马氏的行动,比如淮南三叛,第一叛的王凌就是司马懿在曹操丞相府的老同事,在司马懿临终前不就,以为司马懿当时已经无力率军出征,试图反叛,拥立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结果刚一起兵,司马懿力疾而起,亲赴前线,扑灭了叛乱。

之后,又以楚王曹彪被叛乱利用为借口,将曹魏宗室全部集中到京城洛阳来,以便于监管。这时候,司马氏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局势,军权也基本上都由司马氏亲信掌握,曹氏宗室也就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曹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