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花,顾名思义是指画在灶头上的花。过去,泥瓦匠在给人家砌灶头时,会趁灶山上刷的石灰未干时,即兴画上各种各样具有美好寓意的装饰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就被称之为“灶花”。崇明灶花在2006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庆祝家中喜事,王远平在宴客的房间四壁都画上了漂亮的图案。鸳鸯戏水、松鹤延年、远望山水……一幅幅画“跃然墙上”,栩栩如生。“这画在墙壁上真喜庆”“这和买的装饰画一样,还能长久保存,不褪色,挺好”……“墙壁画”受到了亲朋的好评,跟着父亲学过画灶花的王东更加惊喜,“灶花其实很有生命力”。
一年画100幅
王远平是画灶花的高手。提笔就画,转瞬即好。驾轻就熟的功力足以让人看呆,而这一切其实全都是被“逼”的。
“一开始学习画灶花,是为了多赚点钱。”王远平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崇明几乎家家户户砌有灶头画灶花。通常来讲,砌灶和画灶花都由一人完成,若灶花画得好,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请。王远平为了能接到更多的活,才硬着头皮开始学画灶花。
那时,没有专人教画灶花。王远平想学,就只能跟在老师傅后头看,人家画时,自己在一旁琢磨。他还花了小半个月的工资买了几本绘画书,晚上在家学着描上几笔。努力加上天赋,没过多久,王远平的灶花技艺已经小有名气。
“最多的时候,一年能画上100幅灶花。”王远平说。那是灶花辉煌的时代,10个泥水匠中就有8人会画灶花,且各有风格,家家不同。旧时光里,漂亮的灶花温暖了许多人。
凭手艺吃饭
当王远平的儿子王东开始学画灶花的时候,时代已经变了。人们更喜欢在灶山上贴瓷砖,液化气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王东跟着父亲学画灶花,纯粹是一时兴起,“觉得刷刷几下就画成个漂亮样子,很潇洒”,于是王东跟着父亲学了几分。但他也没想到,有一天灶花会帮到自己。
那时王东刚踏上社会不久,急于寻找一份工作。镇上有家针织厂正好在招收师傅,专门给针织衫设计图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东前去应聘。面试形式很简单,要在现场画花。几个应聘者围坐在一起,见别人纷纷下笔,王东却不知如何开始。正紧张时,王东突然想到了父亲教给他的灶花。按照脑中的记忆,王东很快就画好了。面试官一看王东的画,一下子就挑中了他。
“之前是学着好玩,没想过派到用场。”王东说。此后,王东倒认真起来了。在针织厂工作的10年里,他时常同父亲在一起,父子俩说说画画的技巧,讲讲好看的花样。还有人来家里请,王远平就带着王东一起上门给人家画灶花。父子俩共同成长。
灶花变壁画
时间过得很快,王远平老了,王东换了工作,灶花在家里越来越少被提及。“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现在农村灶都不多了,更不要提灶花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画了大半辈子灶花的王远平心里还是不舍,希望灶花技艺能传承下去。
契机出现在不久前家中老宅装修时。老宅正厅的墙上裱有两幅山水画,其中一幅装裱已经开裂,王远平一直都买不到合适的画补上。空了一段时间后,他干脆自己动手。在墙上画画,画法和画灶花一样,只尺寸大些,这难不倒王远平。一天的时间,他就在墙上画好了一幅百花图,清淡雅致,效果还不错。之后,家中准备办喜事,王远平又一口气在墙上画了好几幅。
“虽说没有外面买的精致,但更有特色,更温馨,很有家的感觉。”王东说。挪了个地方,灶花又一次出现在王东眼前,也带给了他新的惊喜。“非遗不仅仅是活在博物馆中,更应该活跃在日常生活中,灶花没有了,但画在墙上,就成了好看的装饰品,也许这是灶花的另一种活法。”
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人”,但如今,传承人日渐年老、后继无人,是不少非遗项目普遍遇到的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非遗项目本身着手,笔者认为,革故鼎新是不二法门。就拿灶花来说,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融入现代审美情趣,让它走进现代人的视野,尤其是吸引年轻人接受与欣赏,从而先存活下来;另一方面,要创造应用场景,让它变得有用武之地,而不只是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里。总之,要让它既美观又实用,既叫好又叫座,让它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姚红梅
摄影:吴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