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每10个人就有1个“糖尿病”,年轻人也逃不掉

2020-11-17新闻6

糖尿病离我们很远吗?

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人口和最高的糖尿病发病率,2013年疾控中心调查数据表明,每不到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而有超过35%的成年人血糖都高于正常值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而这种曾经被认为是“富贵病”的疾病也正在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一度被认为是“老年病”的2型糖尿病,也正在危及年轻人的健康。

年轻人也会得糖尿病!

虽然说年龄越大,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但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了糖尿病的“年轻化”。

我国15-49岁人口的的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增速超过了60%。另人忧心的是,比起年纪更大的患者,40岁以下的年轻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能力下降更快,用药治疗率却更低。

而年轻时就患病,也可能影响到工作,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觉得自己还年轻力壮的二三十岁的你,在为生活奔忙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血糖就因为压力、不均衡的饮食和久坐不动的习惯悄悄升高了!

而超过半数的2型糖尿病,其实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的!

瘦也可能得糖尿病!

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和超重确实是很大的一个风险因素,但并不是说瘦就一定不会得。莫名地食量变大而体重下降本身就是糖尿病的表现之一。

首先,瘦的人可能肌肉比较少,而肌肉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比更壮、有更多肌肉的人,他们的血糖调节能力可能会差一些。

其次,瘦可能说明本身营养状况就不太好,血管健康等方面可能也存在一些风险。

相比于欧美人,亚洲人中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并不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肥胖。甚至他们得BMI也在正常水平之内,但他们可能已经蓄积了很多的内脏脂肪。

如果四肢精瘦却有微微隆起的肚腩,尤其应该警惕。

曾有一项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他们50%都是正常体重,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却很高。基因决定了亚洲人更容易在低体重的情况下出现胰岛素抵抗,“瘦子”糖尿病患者也是普遍存在的。

这几年糖尿病确实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积极预防,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预防?

|高危人群

家族病史、高血压、服用高血压药物、低HDL胆固醇....

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没有运动习惯...

都会让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和超重是糖尿病最显著的风险因素,最好将BMI控制在25以内。

|积极体育锻炼

正常情况下每天尽量达到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多爬爬楼梯走走路,工作多跑跑腿,每隔半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如果还有减重需求,需要更系统地安排锻炼。

|均衡饮食

主食上以全谷物、豆类、薯类代替精米白面,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减少添加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比如含糖饮料、奶茶、蛋糕、甜饮料都应当严格限制。

|戒烟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也与较高的腹部脂肪相关!

|尽早识别,及早控制

如果常常口渴、频繁排尿、食量增大、容易疲劳、莫名感到焦躁易怒,还出现了难以解释的体重下降,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有糖尿病的风险。

要提醒的是,平时体检时候做的空腹血糖并不是发现糖尿病的敏感指标,如果怀疑自己可能得了糖尿病,最好去内分泌科由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查。

及早识别和控制糖尿病征兆,对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都有帮助。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如果真的确诊了糖尿病也不用惊慌,认真遵循医嘱,做好血糖控制,也依然可以快乐健康地生活。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原则包括「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

换个角度想,认真监测血糖也可以成为把控自己生活的仪式感,饮食改进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也一起吃得更健康。

其实糖尿病的膳食指南和普通人的膳食指南很多都是相同的,比如每天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克。

可以经常吃一些鱼虾、蟹贝及禽肉类,畜肉适量,尽量减少肥肉的摄入,烹调上注意少油少盐。每天保证300克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

还有一个要破除的小误区是,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水果的,只要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量,建议在两餐之间吃,每次150到200克左右。

其实普通人群完全可以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去吃饭,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参考普通人群的健康饮食标准去选择食物,因为这二者需要注意的地方非常相似,包括对于血糖的控制。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