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备临终前起用一人,本可助阿斗统一三国,却被诸葛亮设计除掉

2020-11-17新闻8

刘备出身寒门却志向远大,但由于身份的卑微,他的前半生却一直处于低谷之中,直到遇到了诸葛亮,从此他的政治生涯发生了逆转,从一个四处流浪的小军阀到地跨荆益,三分天下的雄主,只不过用了十年的时间,其中以诸葛亮的功劳最大。但后来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后人认为的那么亲密无间,其实二人早就产生的隔阂。

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备带的人是庞统,夺取汉中时,他身边的谋士是法正,虽然史书中并未记载二人的矛盾,但刘备病危托孤时的那一番话依旧透漏着他对诸葛亮的不信任。但是那时候庞统、法正以及关、张兄弟等已经离去,眼下能够帮助幼主守住基业的也就只有孔明了,这才发生了白帝城中那一番诡谲的托孤遗言。不过刘备还是不放心,临终前又起用一人,此人文武双全,本可助阿斗统一三国,最后却被诸葛亮设计除掉。如今我们提起刘禅的托孤大臣,往往能想到的也就诸葛亮一人。其实在当时是有两位托孤大臣的,另一位就是李严,如今却很少有人能想起他了。

李严在益州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南阳人,却在刘琮投降时前往益州投靠了刘璋,所以他既不是刘备阵营中的荆州集团,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东州集团。正因如此,在刘备打过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向刘璋效忠,转身就投降了,这让刘备对他颇有好感并委以重用。夷陵战败后,他被调到永安刘备的身边,担任尚书令。此时的诸葛亮在后方成都,与永安的刘备形成了双头政治,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一年多,期间永安方面的政务多由李严来处理,让刘备看到了他的执政能力,所以才在临终前提拔他与诸葛亮共同辅政。

刘备这番做法有两方面的用意,一是重用李严可以笼络新加入阵营的东州人士,二来也对诸葛亮形成牵制,防止其一家坐大,对刘禅产生威胁。李严的崛起虽然是刘备政治平衡的产物,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首先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以及任职1年多的尚书令使他完全能够胜任蜀汉的二把手的位子。

除了文治的能力,李严的武功也很突出,也是一位将才。公元218年,蜀中马琴等人叛乱,纠集了数万人马,那时的刘备远在汉中与曹魏拉锯无力回援,李严便只带着城里的5千守军出征,斩杀马琴,叛军一哄而散。后来南边的夷族围攻新道县,李严只率千余人急行军前去救援,结果敌人大败而走。

但是同为辅政大臣的李严在后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权力,反而处处受到诸葛亮的压制,身为“中都护”的他本该主掌全国的军事,但却被排挤在永安远离权力中心,无法对朝局施加影响,后来诸葛亮独自统军北伐彻底掌握了军权,李严成了光杆司令。为了夺回自己应有权力,他曾做过几次反抗,如拒绝前往汉中的调令、请封巴州刺史等,但都没有成功,反而引起了诸葛亮的不满。

第四次北伐时,身为国家二把手的李严却被派去都督粮草。大家都知道,蜀道艰险且常年降雨,这导致粮草运输十分困难,他接济不上前线的粮草本来很正常,最多只是失职之罪,但诸葛亮却因此将整个战局的失利都归罪在他的身上,趁机将其废为了庶民。虽说粮草对于行军来说十分重要,但以李严的身份本不应该让他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可见这其实也是诸葛亮故意为之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刘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