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风
10月21日,证监会同意蚂蚁集团在科创版注册上市,后来又陡生波折。不论上市进展,数字支付、数字金融和数字生活其实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一次“你扫我”还是“我扫你”之间就完成了一次交易,为后台贡献了一条新数据。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围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完善5G商业模式和业务应用”“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融合赋能改造”“推动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实施,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
从金融服务到实体经济,数字化未来已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对于核工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看似没有生死存亡那么迫切,却也是不容错失的大机遇。那么在核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千头万绪中,什么是当务之急?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这则消息里窥见端倪:8月29日,中核集团首个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开建。在笔者看来,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其意义近则在于统筹管理,远则在于创造产值。消息虽然算不上令人耳目一新,却将成为中国核工业迈向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的重要一步。从更长的时间区间看,或许意味着核工业将迎来以数据为核心资产之一的新发展阶段。
对于核工业来说,产业链长且大部分属于“重资产”,技术成熟度高,数字化技术应用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回报。除了核技术应用、现代服务等新兴“轻产业”,核工业的大部分企业也不适合模仿互联网企业模式。各行各业的切入点不同,核工业的数字化必须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来进行。而数据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要素,首先将其统筹起来,可谓抓住了“牛鼻子”。
核工业有哪些数据?科研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设备设计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客户及其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数据;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产生的数据……中核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那么对于已有和潜在客户如果不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来描摹,在这个时代就谈不上了解和把握客户。各种各样的数据首先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收集起来。
比起收集数据,更难的是管理和使用数据,从庞杂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即数据治理。而中核集团在集团整体层面的数据治理,目前是比较薄弱的。各个产业环节的数据还没有完全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采集,也就没有真正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流动和使用。
据了解,伴随即将商运的好消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还将实现数字化交付,预计将成为核电领域从设计到运营端数据打通的一项重要突破。而未来要逐步实现全产业链数据的充分打通,核工业大数据中心必然要发挥关键作用。
从全球来看,核工业其实是仅拥有70余年发展史的“朝阳行业”,虽因体量庞大而稍显腾挪不够灵活,但其高新科技属性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潮流内在契合。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此开了个好头,让核工业巨人从足底发力,向着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的征程稳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