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才女中,鲍令晖算是最“没有故事”的一个。关于她的生平记载,史料中仅有只言片语,她的名气远不及其兄长鲍照来得响亮。
鲍令晖生于南北朝时期,她的哥哥是名动中原的大文豪鲍照。根据史学界的惯例来推测,鲍令晖多半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她的容貌多半是一个“大众脸”。倘若她稍有姿色,凭借鲍照在文坛的地位和名望,史家肯定会对此大书特书。
正因长相平庸,所以默默无闻。古代名留青史且能让史家立传的女人,或丑的像钟无艳一样令人印象深刻,或美若西施般沉鱼落雁。像鲍令晖这样的女人,似乎只有被一笔带过的命运。即便如此,也多半是得益于她哥哥的名气,以及她的才学。
鲍令晖有无婚配,我们不得而知。按照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女大当嫁,鲍照肯定会给妹妹谋一桩亲事。有这样出名的哥哥在,鲍令晖单身的可能性比较低。但可以肯定的是,鲍令晖绝对没有嫁入豪门,因为,“嫁入豪门”同样是史家不会放过的信息。
所以,鲍令晖所嫁之家,多半是名不见经传的殷实小户。
从鲍照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鲍家的文学基因还是比较优良的。鲍令晖多半与她哥哥一样,一辈子写了不少作品,但却没有多少作品能留存于世。遍历文献,我们仅能找出七首鲍令晖的诗作,且这七首大多为拟古之作,字里行间大家风范十足,却有临摹的痕迹。好在鲍令晖的作品质量很高,所以仍不失为佳作。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掩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这篇《拟青青河畔草》写得有滋有味,读起来清新自然。至于这是鲍令晖为何人所作,我们就无从考证了。从诗中的内容来分析,文字描述的是一个独守空闺的女子思念守土开疆的丈夫。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判断鲍令晖的夫君就是边塞将军。毕竟,历史不能杜撰,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不可毫无根据地瞎猜。
既然是《拟青青河畔草》,那么,亦有可能是鲍令晖对于当时社会状况有感而发所作,但未必是感同身受。就如这首《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一样: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作“代拟”之诗本就不易,特别是代作室妇思夫之诗,涉及到夫妇相恋的微妙情感,作起来就更难些了。古人说:“代哭不哀”。倘若,代作者不能深切地了解主人公的现实处境和内心真情,自然是不能体味到她常日的痛苦和特定情境中的心理的,所有,也就一定是“代思不真”,缺乏足以拨动征人心弦的情感力量。
鲍令晖的这首代拟之作,虽然不乏想象之辞,但这些想象,均以女主人公的真实痛苦和深切思情为依据。倘若,这个郭小玉不是处在难挨的思念之中,恐怕也不会请托女诗人代为作诗,故能造出夜共相思、晨同忧怨的逼真情景,表现了一种“经秋度春”、“持泪”相望的深沉情思。这首诗的构思新巧,用语却如洗净铅华的思妇一样,朴实真挚,显示的正是钟嵘《诗品》称道的“崭绝清巧”的诗风。
再来看看鲍令晖的这首《古意赠今人》: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这也是一首代思妇抒情写怀之作,至于所代之人已无从考证了。其突出之处在大量的叙事,妙在所叙之事皆孕满着浓郁的情意,这种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不仅是抒情诗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影响则更是深远的:
“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托燕传情。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就算容颜芳华一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虽然鲍令晖的爱情让我们有些捉摸不透,但她与兄长之间的兄妹情却值得一书。这份情,真真切切,平淡又温馨。以男权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兄妹感情能好到这种程度的,十分罕见。鲍氏兄妹在成名以前,鲍家只是山东地区的“寒门”。南北朝时代十分讲究门第,鲍家与王谢两家有云泥之别,虽不是农民出身,但也不是乡绅土豪。
往上数个几代,鲍家也曾出现过达官显贵,但是,正所谓“富不过三代”,家族传到鲍照兄妹这一代时就已落魄了。鲍氏一家早年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鲍照成名后曾在书信中提到自己和妹妹小时候常常上山砍柴、捆菜以贴补家用。显然,即便这家人是士族,但也已家徒四壁了,连维持基本生计都很困难。
或许是士族骨子里的倔强,鲍家兄妹的父母省吃俭用送二人进入学堂,让他们得以“读书改变命运”。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们格外看重亲情,而且,这一时期涌现了不少哥哥妹妹一同出道的“兄妹文豪”。在鲍照、鲍令晖成名之前,就曾出现过左思、左棻这对兄妹档。宋孝武帝曾夸奖鲍氏兄妹,说他们俩“就像是当今的左氏兄妹一样”。不过,鲍照却非常委婉地回应了这一评价:“臣妹才自亚于左芬,臣才不及左思。”
都说文人相轻,像鲍照这种谦虚的家伙绝不多见。相比于左思,鲍照的才名显然要更胜一筹,她妹妹鲍令晖的才情亦能与左棻一较高下。只不过,左棻是司马炎的贵嫔,两人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罢了。鲍照的才气不需多言,但在那个年代想要成名光靠才学是远远不够的。鲍照没有显赫的出身,所以在他的进取之路上难免一而再再而三地碰钉子。
话说,鲍照在其二十岁那年背井离乡,四处闯荡。南北朝时期政局不稳,战乱频发,所以,鲍照的远行对于家人来说或许是再也无法相见的诀别。鲍令晖两眼热泪,目送哥哥离开自己的视线。聪明如她,一定能想到哥哥此去定是波折重重,餐风露宿,所以万分不舍。妹妹复杂的眼神被鲍照记在心里,后来便写就《代东门行》以纪念二人的别离: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离家而去的鲍照,投奔了临川王刘义庆。
那个年代文人想要得到重视,自是又献诗又表忠心,一通溜须拍马下来,鲍照总算是换来了机遇。被安排在江州任职时,这时的鲍照已有了几分扬眉吐气的畅快,所以他此时的作品多为托物言志之作。
不过,在领略了大好河山的风光之后,鲍照仍不忘守在家中的妹子,于是,就给她写了一篇《登大雷岸与妹书》,带妹妹领略沿途的秀丽风光,末尾还叮嘱妹妹“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
在那个通信并不发达的年代,这封信邮寄到鲍令晖手中起码要半年时间之久。信中兄长虽提到了不少秀美风光,可鲍令晖仍在字里行间读出了哥哥的苦愁与奔波,对他愈发挂念。于是,鲍令晖便为哥哥写了一首《题书后寄行人·自君之出矣》以示思念和担忧: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
杨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鲍氏家族门庭冷落,估计鲍太公已驾鹤西去了,母亲又目不识丁。若非如此,鲍照又何必将信寄给妹妹而不是爹娘呢?因为家中人丁稀少,所以出门在外的鲍照总是担心母亲和妹妹得不到照料,忧心忡忡。
家中仅有母女二人孤苦伶仃,连个顶梁柱都没有。这世道又非路不拾遗的盛世,所以每到夜幕降临,鲍令晖便将大门锁死,在房间里与烛光为伴。兄长的来信断断续续,每一封都报喜不报忧,这种情况让鲍令晖无所适从。
她亦知道鲍照在外面混得不怎么样,否则重视亲情的他,为何没将老娘和妹妹接走?鲍令晖只盼着严冬能早早过去,心心念念的哥哥能早日归家。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不少人觉得,这首《寄行人》写的是夫妻异地恋的情诗,实则不然。
这首诗是情诗不假,写的却是兄妹之情。正所谓“小诗本色,不嫌迫促”,在和煦的春风中,鲍令晖在等着心心念念的人儿,心情却没有想象中那般沉重。若是苦苦相恋的情侣,多半不会有这样的情感,所以这首诗大抵是鲍令晖赠予兄长的。
鲍令晖的日子过得如何,又是否嫁做人妇,所嫁的又是何人,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找到答案。她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三十四岁那年便因疾病离世了,走在了哥哥的前面。
妹妹的去世,让鲍照蒙受了巨大的打击。当时的他正在临海王麾下担任参军,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即便如此,听闻妹妹的噩耗后他立即向上司告假,请求归家:
臣启:
臣举家之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功力,板锸綯涂,必须躬役。冒欲请假三十日,伏愿天恩,赐垂矜许,手启复追悚息。
谨启。
在这份请假条上,鲍照总算是将自己与妹妹之间的兄妹之情诉诸于纸面,公诸于众。鲍照感慨这一辈子“孤苦风雨”,这世界上唯有妹妹能与自己“天伦同气”。如今妹妹离去,对他而言无疑是“私怀感恨,情痛兼深”。
最终,上司给了鲍照一个月的丧假,在这一个月之后,鲍照又再次申请延假百日。毕竟,鲍令晖虽然走了,家中还有老母要奉养,在做好一切安排之前,根本抽不开身。
其实,倘若鲍照能就此离开仕途,或将这个假期延续下去,他的命运就会被改写,而不是在几年之后的政治风波里遭人杀害。
世事无常,命运就是这样让人琢磨不透。
鲍照生于没落世家,贫穷了大半辈子,却偏偏漠视贫穷。他看不惯那些富贵子弟的嘴脸,却用了一生的时间去追逐富贵。在这样的矛盾之中,鲍照的仕途走得相当不顺。
鲍照奋斗了一辈子,末了不过是谋了一份正县的差事。泰始二年(466年),刘子勋称帝于寻阳,年号为“义嘉”,进刘子顼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鲍照随府转卫军参军。
同年八月,刘子勋兵败,被杀于寻阳。随后,荆州城破,刘子顼被执,寻被杀,鲍照也于乱兵之中遇害,时年约五十一岁。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题书后寄行人
——《拟客从远方来》
古代流传至今的情诗何其多,但以兄妹情为主题的却属凤毛麟角。在乱世之中,鲍令晖与鲍照这对兄妹互为慰藉的故事,虽平淡却着实令人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