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身体里虽然有一些汉朝皇室的血脉,但其实他的一生很不容易,前半生更是困难重重。不过虽然创业之路总是遇到挫折,但是刘备从不言败,一直是愈挫愈勇。这才有了后来是蜀汉,这才能三分天下。
219年孙权袭取荆州,当时关羽正在攻打曹魏控制的襄、樊二城。眼看就要成功了,谁知大本营被东吴攻击。关羽只好铩羽而归回救荆州,可是已经为时已晚。后来就有了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杀害之千古遗恨。关羽被杀,直接促使吴、蜀成为了死敌。
220年曹丕代汉称帝,221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刘备称帝后,为了夺回荆州同时也为了给关羽报仇,于是集结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听说刘备来攻,于是赶紧派出使者求和。当时派出的事南郡太守诸葛瑾,诸葛瑾好言相劝,但他毕竟来自东吴。尽管诸葛瑾说的都是实话都是肺腑之言,但起到了反效果。孙权求和不成,只好积极防御了。他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派出陆逊为总指挥应战。吴蜀双方相持了七八个月,最终在夷陵这个地方蜀郡惨败。夷陵之败是蜀汉继失荆州后,遭到的又一次重大打击,可谓元气大伤。
刘备当时的兵力虽然强劲,但准备不足,况且又是因为愤怒而兴兵。所以最后的失败也并非偶然。刘备兵败后一路西逃,走到益州(成都)东部的永安便不走了。永安就是白帝城,因成都以前的主人公孙述自称白帝而得名。刘备称雄蜀地后,改为永安。
永安距离东吴边境很近,孙权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还是比较忌惮刘备的,所以在此派遣使者求和。刘备因长期作战也累了,所以这一次答应坐下来议和。到了第二年四月份刘备就病逝了,此后蜀汉大权托付给了诸葛亮,吴、蜀双方又一次摈弃前嫌,联合起来对抗曹魏。夷陵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方才保持了四十年。因此这一战也被认为是三国混战和三国鼎立的分界点,是三国三大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的最后一战。
至于刘备为何走到永安就不走了,我觉得有多方面原因。第一个可能就是刘备为了震慑东吴,夷陵失败后,蜀汉兵力、国力严重受损,如果他径直逃回成都,恐怕会给孙吴放出示弱信号。若是此时孙吴大军压境,蜀汉或许就没有后来了。毕竟夷陵之战蜀汉损兵折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花了五年时间,才又将军队建设起来并让国力足以对外用兵。
除了震慑孙吴,第二个我觉得就跟刘备自己的身体条件有关了。可能刘备太劳累了,实在走不动了,因为第二年四月他就病逝了。当然这只是次要方面,主要还是为了震慑孙吴。不过身体条件也是刘备止步永安的原因之一,虽然比例不大,但也是不可忽略的方面。除了身体原因,第三个就是永安的地理位置原因。四川是个盆地,而永安则是这个盆地最后的一处战略要地。毕竟荆州已经丢失,如果永安再保不住,蜀汉真就成了别人口中的肥肉了。
刘备之所以到了永安就不走了,肯定也是考虑到了永安的战略意义。况且当时刘备劳累过度,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要留住最后一口气把好蜀汉大门,为托孤等做好充足准备。所以综合这三点原因,刘备最终止步永安。当然,应该还有别的因素,不过这三点应该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