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找最美民警】“没想到帮我的是‘天天练交警’!”
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
事故审理大队副大队长
杜海斌
2019年元宵节,时任崇明公安交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的杜海斌在晚上查酒驾时抓获一名酒后驾驶的司机,因为一句“有车你都跑不过我,没车还想逃?你跑得过我?我天天练的!”在抖音平台迅速吸引了上百万的点击和8万多的点赞,并被网友送上了“天天练交警”的外号。
【人物简介】
杜海斌,男,1984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事故审理大队副大队长,曾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并获评市公安局优秀青年、崇明公安十佳青年民警等荣誉称号,2014年、2015年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没想到帮我的是‘天天练交警’!”
11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紧握着一面锦旗,来到了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将这面印有“人民卫士 一心为民”的锦旗郑重地送给事故审理大队副大队长杜海斌。
原来,一个月前的10月6日,独自开车去市区的王先生在途径沪陕高速崇明段长兴服务区时突感不适,于是向正在服务区执勤的杜海斌求助。杜海斌看王先生脸色苍白,双手发抖,情况十分危急,考虑到当时正值”十一黄金周“返程高峰,等救护车过来可能耽误病情,杜海斌立即让王先生上了自己驾驶的警车,拉响警笛,一边通过电台向指挥中心汇报,一边迅速往长兴镇卫生院加速驶去。等到了卫生院,王先生的情况稍有缓解,但放心不下的杜海斌还是坚持把他送进诊室,这才离开。
事后,经医生及时治疗,王先生已无大碍。因为当时情况紧急,王先生最后通过多方联系才知道当日救助自己的民警是崇明公安的交警杜海斌。
“我都没想到,帮我的竟然是‘天天练交警’!”提及杜海斌,王先生难抑心中激动:“当时头晕晕乎乎的,也没在意,只是觉得这个交警看着有点面熟。后来问到之后才想起来,去年在电视里看到过他,就是那个抓酒驾的‘天天练交警’杜海斌。”
专心细致锤炼匠人筋骨
2009年6月,杜海斌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公安崇明分局长兴派出所、交警大队一中队、车宣科等多个部门任职。十多年来杜海斌扎根交通管理岗位,尤其在事故处理岗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交警出警,往往一个人就代表了整个部门,这个职业需要零距离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没有严格的规范执法、没有长期不懈的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做到依法、公平、公正的同时,更要在定责和赔偿中不失人情味,处理结果要让事故几方都满意。这是我眼中作为一名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应该具备的‘工匠’精神。”杜海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交通事故处理和交通事故案件办理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杜海斌大学学的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了从一名“新兵”迅速成长为业务能手,入警后他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和实践,快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工作经验,侦查办案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工作中成功侦破疑难案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2月13日,三星镇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撞倒行人的交通事故案件,被撞行人当场死亡,肇事人逃逸。接警后,杜海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冬日寒夜乡下漆黑一片的小路上,杜海斌细心勘查,成功提取到了两块长度不足5厘米的碎片。
经过分析嫌疑人逃跑路线,杜海斌划定了其可能藏匿的范围,经过连续2天的地毯式搜查,终于将嫌疑人捉拿归案。而那两块不足5厘米的碎片成为了锁定嫌疑车辆并让嫌疑人最终承认实施了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决定性证据。杜海斌的专心细致,让本以为案件侦破无望的被害人家属感激万分。
耐心公正打造匠人精神
“我觉得作为一名事故民警,必须兼顾‘情理法’,不说让事故各方心满意足,但至少要通过耐心的释法说理,让各方都能认可我们对事故的定责和处理。”本着这一理念,多年来,杜海斌经手的事故,从未有当事人提出过需要复议或复核。
2011年6月,一名当事人带着不到一岁的小儿子来到杜海斌的办公室,她因自己的二儿子被货车撞伤,对方暂时拿不出医药费而心存怨气。虽然此次事故不是由杜海斌负责处理的,但是本着“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杜海斌详细地为当事人讲解了整个办案流程和法律手续,对当事人的疑问耐心解答、细心疏导。期间,他还不时为当事人倒上一杯水,递上一张纸巾,帮助其平复情绪,经过长达1个多小时的劝说,这名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当事人出门时,还不忘对杜海斌说了声“谢谢”,一起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就此圆满解决。
2014年的一起交通事故中,一辆二轮摩托追尾一辆三轮摩托,二轮摩托车主被三轮摩托上运载的钢筋穿透身体,当场死亡。肇事驾驶员家庭条件困难,三轮摩托车又没有购买保险,面对巨额赔偿,三轮摩托车主表现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拒绝配合。
杜海斌在依法依程序将其移送起诉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其思想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让该车主最终认识到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积极为受害方筹措赔偿款,自觉承担责任。原以为人财两空的死者家属非常感激和抚慰,动情地对杜海斌说:“杜警官,真是我们老百姓的亲人啊!”
初心不忘铸就匠人灵魂
和不少看着电视剧《便衣警察》长大的80后一样,杜海斌从小就有从警的梦想。有一次舅舅笑着问他:“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当时只有5、6岁的杜海斌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说:“我要当一个警察,除暴安良!”
“我其实学习成绩不好,第一年高考,差了几分。第二年复读后才考上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正是这个“学习不好”的人,工作中利用业务时间考上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各项成绩优良,2018年取得了交通运输与规划硕士学位。
“书本的知识可以弥补自身工作经验的不足!”通过不断学习、总结经验、翻阅历史案卷、通读交通法律法规书籍,杜海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实践中,丰富的知识储备,使他在应对各类事故处理时更加游刃有余。“多学点,就能在事故处理时更好的帮到当事人。”处理好事故,对杜海斌来说只是做好专业的业务工作,而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的正义感体现在每一分每一秒。
2011年7月,杜海斌和妻子去市区拍婚纱照。途中杜海斌看见有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在对一名女子实施扒窃。见此情景,杜海斌大喊一声“别动,警察!”就冲了上前去,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妻子一个人懵懵地站在路边。
迅速控制住嫌疑人的杜海斌在配合赶来的派出所民警把嫌疑人送到派出所后才和妻子悄悄地离开了南京东路派出所。他说:“警察是一种身份,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不管是哪个警种,都应该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事后,受害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杜海斌,她感激地将一面印有“人民卫士,为民解忧”的锦旗交到了杜海斌的手中,“交警拍婚纱照途中抓小偷”的故事也成为了佳话。
秉持着从警的初心,杜海斌在事故处理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管是受害方还是责任方,从来都是以事实依据作为判定标准,不卑不亢,细致入微地做好工作,为交通安全尽自己最大努力,展现出自己的一片匠心。
值班编辑: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