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壶镇古民居“百廿间”上演文旅融合大戏

2020-11-16新闻17

11月11日下午,天朗气清,缙云县第3个乡镇文联——壶镇镇文联在壶镇团结村“新百廿间”胡氏祠堂召开成立大会,缙云县委常委、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壶镇镇党委书记田健晖,丽水市文联副主席吴积云,缙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潜春红,缙云县文联主席杜卫建,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马利兴等出席了成立大会。壶镇镇文联全体代表参加了大会。

壶镇镇是个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文艺人才辈出,不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走在了全县前列,而且在文艺工作上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培养了一大批知名本土艺术家以及民间艺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用卓越的才华和对这片土地深厚的热爱谱写了一曲曲艺术华章,为全县的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潜春红部长对壶镇镇文联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壶镇镇文联成立是缙云县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政策的具体举措;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是拓展文联触角的重要途径。希望壶镇镇文联要把繁荣地方文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当地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挖掘和培养更多基层文艺人才,推动全镇文艺工作的繁荣发展。

杜卫建主席指出,成立乡镇文联,是延伸工作手臂、密切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有效途径。缙云县文联已经率先成立了两个乡镇文联,分别是溶江乡文联和新碧街道文联。壶镇人口数量大,有11万人,接近云和县和景宁县。人口基数多,热衷文艺的文化人也多,加上壶镇经济条件好,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镇政府把古民居“百廿间”其中24间的老宅给壶镇镇文联作为办公场地,这是一个很好的文艺阵地。我们要把壶镇镇文联做成乡镇文艺工作的靓点,希望新成立的文联践行党中央、省、市文艺政策,团结带领文艺家创作更多体现基层特点的文艺作品,把乡镇文联办成文艺人的家。希望兄弟文联的朋友们有时间过来指导交流。

新当选的壶镇镇文联主席吕安平表示,壶镇镇文联将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壶镇镇广大文艺家和文艺爱好者的艺术创作热情,凝聚艺术创作成果,让壶镇镇的艺术之花为时代绽放。

全体代表选举产生了壶镇镇文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壶镇镇文联主席团成员、主席、副主席,主席团任命了秘书长、副秘书长。

缙云县委常委、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壶镇镇党委书记田健晖,市文联副主席吴积云为壶镇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牌。与会领导为壶镇文联办公地点揭牌。

“翰墨壶镇,月满花开”

当天下午,在古民居举办了一场“翰墨壶镇,月满花开”为主题的演出活动,戏台选在“胡公老宅”第一进的大厅,演员就地而演,观众分别坐在天井,或站立在两厢走廊和门厅观看。鼓乐喧天,掌声不断,观众和游客熙熙攘攘,不下六百人。

演出的节目共有11个,涵盖了舞蹈、戏曲、独唱、朗诵、书法、民乐和传统乐器演奏等种类:开场的民乐三连奏《走进新时代》高亢激扬,振奋人心;中间的各类节目或歌或舞、或古或今,或吟或唱或书,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结尾的传统乐器演奏《月宫调》悠扬婉转,尽显仙乡壶镇之大美。

据知,“壶镇百廿间” 原址在壶镇镇松岩村,初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正值乾隆皇帝禅位之时,距今已有200余年,规制宏大,占地面积3712平方米,系由胡景敦所建。因建筑内实际房屋九十间加上建筑通廊房间刚好有一百二十间,所以得名“百廿间”。今因建造潜明水库要淹没,所以政府斥资6000万元进行保护,整体搬迁至壶镇镇团结村,如今成了一处稀罕的旅游观光胜地。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旅游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呢?镇政府首先想到了文旅融合,将新成立的镇文联安排在此落地生根。期盼充分发挥各文艺团体的专业特长,赋予古民居以新时代的文化内涵,集文化和旅游于一体,逐步培育打造成壶镇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缙云县文联也将这次文艺展演作为助力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镇文联上午刚刚在此揭牌成立,下午就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演出,并事先在“百廿间”布置了美术书法、文艺作品、刻字、剪纸、根艺、茶艺、摄影、古戏装、新石器、旧家具、古农具等的展示厅(室),展品琳琅满目,文风激扬劲鼓,引得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流连忘返。新当选的壶镇文联主席吕安平高兴地说:“我们给古民居插上了文艺的翅膀。当旅游胜地与文化大融合时,就一定会飞得更高,美名远扬!”

#书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