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活并不在别处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人,特别是 读过书的人,对远方的人、抽象的群体充满了爱与关切,但对身边的人毫无耐心与体贴。这种现象乍看矛盾,其实也很好理解。
远方的人不同于身边的人,和自己没什么实际关系。我们不必面对他们的实际模样,无需担心要为他们付出什么、要忍受什么,更不在乎他们对我们的评价。身边的人就不一样了。
许多人喜欢假装自己生活在别处,认为自己和远方的人更心意相通,生活在一起会更愉快、更得体。这种想法多少带点自欺欺人的意思。生活并不在别处,强调自己和远方的关系只是为了将自己疏离于身边人,借此贬低身边人抬高自己,并用高大的理由卸下对身边人的义务。有趣的是,贬低也好,抬高也罢,都是给身边人看的。归根到底,我们生活在此地,在乎的还是身边人的看法。也因此,远方的重点不在空间距离,关键是要远离自己实际的生活圈子。远方的人归根到底只是身边人的倒影。
远方的人可以是他人,我们可以幻想自己和这样一个完美的他者发生融洽得体的关系,一般来说是居高临下的关爱,以此满足自己高人一头的小小心思。远方的人也可以是自己人:“我”只是因为偶然的不幸生活在这里,如果可以,我会摆脱身边这些配不上我的人,加入你们,把“你们”变成“我们”。
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技巧是非常深入的,处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因此免不了会“把自己都给骗了”。 如果真的兴冲冲跑去找远方的人,自己那无根据的幻想难免会被打破。不过在打破幻想之后,他们也不见得会回到现实、回归自己的生活,而大概率会继续制造新的幻想、新的认同,假装生活在更远的别处。
身边的人看得见摸得着,没有太多加工的空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抽象的群体不一样。因为抽象,我们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充实它,把自己对某类人的零散见闻填充进这个空洞的符号。这一过程本身充满各种思想陷阱,需要有充足的经验知识和严密的思考习惯乃至社科训练才能在自己头脑中建构起一个相对靠谱的群体印象。更大的问题在于, 我们的自我认同就来自各种群体身份,来自于对自己“是谁/不是谁”的回答。于是我们难免被隐秘的自恋牵着走,美化一些群体,丑化另一些群体,归根到底是为了美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