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海形成生态气象观测格局

2020-11-16新闻7

中新网西宁11月16日电 (孙睿金泉才刘璐)记者16日从青海省气象局获悉,经过多年建设,目前青海已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1+3+3+10”生态气象观测格局。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美誉。此外,青海省东北部还有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北部祁连山亦是重要水源涵养区。

据介绍,经过多年建设,目前青海已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1+3+3+10”生态气象观测格局,主要包括依托原气象监测站构建的1张气象要素监测站网,积雪、牧草、土壤水分3张监测站网及卫星遥感地面验证场,积雪、植被、干旱3大科学观测试验,同时建设完成玉树隆宝高寒湿地、海北西海高寒草原、果洛甘德高寒草甸、沱沱河高寒荒漠、海西小灶火沙漠等10个生态气象野外试验站。

2018年,青海省政府印发《青海省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方案》,建立了气象与发改、生态环境等12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气象工作机制。同年,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组建。2019年,三江源、祁连山、黄河源生态气象分中心正式运行,建成生态气象数据管理、服务分析、产品发布三大平台及业务、服务、技术、科技支撑、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制度标准六大体系。

“如今,围绕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青海省气象部门形成6大类23种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并动态发布重点生态功能区气候影响评估和服务产品,包括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和东部城市群等五大生态功能区气候评估报告和生态环境监测报告;连续多年发布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气象灾害公报、大气本底监测评估报告等,并推出三江源冻土变化、格拉丹东和阿尼玛卿冰川变化等专题服务产品。”青海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气象部门提供的生态气象监测数据权威,实用性很强,为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提供了科技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监测信息中心主任曹军说。(完)

【编辑:白嘉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