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郑和7次下西洋,为何不开辟新大陆,也没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2020-11-16新闻10

众所周知,三宝太监郑和曾7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留下足迹的同时,也与其缔结了友好的邦交关系,可谓收获满满。然而,与下西洋耗费的人力、物力相比,郑和所换来的东西,却显得不是那么珍贵了。于是,便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郑和为何不去开辟新大陆,建立海外殖民地?

实际上,郑和不是不想建立,而是压根不必要。《明史》中记载:“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太祖在对外关系上,也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不过他的做法,却是积极、主动、平和的。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训》中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他想缔造一个有等级秩序、和谐的理想社会,并不想依靠武力统治外邦,不过,适当地秀肌肉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当然,理念固然重要,但考虑实际则更加重要。东南亚地区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也不错,既没有大国,又没有实力强劲的军队,可以说,郑和若要在这里开辟海外殖民地,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这里却有几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一是瘴气、二是热带疾病、三是补给、四是当地土著的反扑。可以想象,如果郑和在东南亚驻军,不但半点好处没捞到,反而要赔上几条性命,谁愿意做亏本的买卖?

此外,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明朝本身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根本不缺少什么生活必需品,完全能实现自产自足。要知道,历史上所有的侵略、扩张、殖民行为,几乎都是建立在物质利益驱动基础上的,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原有的客观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的迫切需要。所以说,除非明王朝真到了生产资料无法维持国家稳定之时,才会想办法开拓海外殖民地,到了那时,也没了做生意的必要,直接抢就好。

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北方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不也是为了抢夺生产资料么?他们已经丧失了贸易的成本,只有靠劫掠才能生存下去。实际上,大明军队实力强劲,完全可以不顾一切地在海外抢夺,而且郑和下西洋期间也没少打仗: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上文提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共有两个,一是贸易、二是秀肌肉,据史料记载,郑和的船队规模极为庞大,船上不但搭乘着约27800名精锐战士,还有各种中原特产,比如丝绸、瓷器、茶叶等。除此之外,必要的金银也是少不了的,因为金属货币乃是全世界的硬通货,无论到哪都能用。于是,有不少小国都在暗中打郑和船队的主意,但由于实力的差距,都让郑和给灭了。

最后,郑和船队大多是硬帆的平底福船,具有航行平稳、载重量大的特点,抗风浪的能力很弱。因此,郑和一直在沿着海岸线航行,并没有驶入大洋深处,当然了,若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殖民,想必也不会多困难。

#明朝#下西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