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美丽凉都:绿色发展踏歌行

2020-11-16新闻10

六盘水的建设发展,一路风雨一路歌。

这里因“三线”而生、因煤而兴、因工业而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城市之一;

这里紧紧把握新时代的脉搏,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江南煤都”蝶变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

回望六盘水,这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又是一幅充满绿色生机的画卷。

近年来,六盘水认真贯彻“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以及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践行创新、超越和生态环保的新时代精神,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力、提速。

“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随着一场场“保卫战”在六盘水这座老工业城市打响打赢,这里的天更蓝、气更爽、水更清,美丽凉都更加宜居宜人。

数据显示,至2020年7月,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28个月保持100%——这是六盘水开展“蓝天保卫战”以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战绩”。不仅如此,2019年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实现大幅下降,PM10、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降幅分别达到43.1%和45.5%,并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的城市。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快速扩张,六盘水一度成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最为复杂的城市之一。

201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大气十条”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各类污染物的治理工作,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进,但与省下达的改善目标始终存在一定差距。2016至2018年,六盘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在全省始终挂末,PM2.5年均浓度在2018年以前一直未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一方面是紧迫的发展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大气污染防治困难重重。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下定决心,不打赢“蓝天保卫战”决不收兵——

立足产业转型升级,从钢铁、火电、建材等传统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的产业入手,辅以城区扬尘治理六大专项行动,从根本上推动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作为在“三线”建设中诞生的知名企业,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为提升企业环境治理能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克服经营困难,提前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该公司计划投资31983万元,启动实施3、4号焦炉脱硫脱硝、原煤堆场大棚封闭、混匀料场大棚封闭等10项环保治理升级改造项目。截至2020年9月,除《贵州省关于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实施方案》中所要求完成的7项改造任务(6项已完成,1项正实施建设)外,对烧结系统原有3个除尘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其中,对混匀料场大棚封闭、焦炉脱硫脱硝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建设,大幅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得以削减。

作为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聚集区,近年来,六盘水扎实推动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及节能改造,全面提高燃煤发电企业的竞争力。

除支持企业进行超低排放外,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以熔炼炉、熔化炉等9类工业炉窑为排查重点,排查了33家企业54座工业炉窑,将4家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列为治理重点项目。

不仅如此,全市上下还聚焦PM10、PM2.5污染治理,通过常态化开展六大类扬尘污染专项整治,突出开展特殊时段污染应急管控,有效开展节假日等重要时段污染专题管控。同时,调动部门单位、街道、社区等力量,以微信群方式实时调度工作情况,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在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中,通过高位推动抓落实、统筹调度抓落实、齐抓共管抓落实“三抓”,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同时,找准PM2.5 的主要贡献源,主要是建筑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尘、道路扬尘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六大专项行动,逐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加强扬尘污染过程和源头管控,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了扬尘污染排放。另外,以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以文明施工七个100%为标准,选取碧桂园二期、明硐国际新城二期、星筑·中央公园、凉都红桥三甲医院 4 个施工工地进行样板打造,并召开现场会示范推广,迅速带动了全市建设工地施工扬尘管控水平整体提升。

积极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对60户餐饮企业免费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及在线监控系统,累计完成2280余户餐饮油烟净化设施的改造和安装,市中心城区中型以上餐饮企业基本安装油烟净化装置。除此以外,还开展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与此同时,我市还开展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应急管控和特殊节日污染管控。制定市中心城区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降低应急响应门槛,完善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机制,对可能出现污染天气的时段,及时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将污染天气消灭在萌芽状态。在2019年中元节(8月13至15日)期间,我市充分吸取过去管控工作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提前安排部署、规划集中焚烧、立体宣传发动、强化禁烧保障等4项措施,保障了中元节期间的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提升,宣告了“蓝天保卫战”大获全胜,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河水清幽,碧波荡漾;柳绿花红,飞鸟掠影;岸美景丽,游人如织……是水城河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清丽容颜。

然而,10年前的水城河曾经“蓬头垢面”、臭不可闻,有“垃圾河”、“臭水沟”之称。因为污染严重,水城河还被纳入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2014年12月,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怡人、生态功能自然”为目标,启动了水城河的治理工作。

在治理中,六盘水将治河与治污净水相结合,通过清淤、疏浚、通脉、净水,完善雨污排放系统,把水城河打造成“生态河”;将治河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在河两岸再现历史美景、彰显民族特色、展示康养文化,把水城河打造成“文化河”;将治河与扶贫助困相结合,在河两岸建特色商业一条街、打造生态经济“新样板”、打造就业创业示范点,把水城河建成“致富河”。

如今,水城河焕发的新颜,让广大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群众满意度达96%。六盘水成为2018年全国12个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为100%的城市之一。

随着治理黑臭水体首战告捷,2019年6月,六盘水启动了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打响了“碧水保卫战”。

《六盘水市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19—2020年)》出台,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统筹调度、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并聘请专家团队全程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推进治理、建设工作。

据统计,在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建设中,六盘水拟治理黑臭水体总长度达10.7公里,计划投资12.54亿元,包含17个项目。

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在老城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建设、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和交通场站建设、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中,充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积极开展新建溢流污染调蓄池、安装雨水口末端净化设施、打造雨水湿地等工作,实现区域雨水的控制和利用,减少初期雨水的污染。

“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是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打戏”,也是六盘水市推动绿色发展的缩影,为六盘水市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美丽凉都、“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孙卫东)

#大气污染#污染治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