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普陀这座“可阅读”的建筑,你真的足够了解吗?

2020-11-16新闻26

寻找城市的魅力

建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窗口

什么样的城市

孕育了什么样的建筑

同样

什么样的建筑

也塑造了什么样的城市

某种意义上

建筑就是城市本身

提到真如的代表性建筑

那非真如寺莫属

一起跟小编

再次走进这个古老的建筑吧

公元1320年(元延佑七年),妙心和尚在桃树浦边扩建真如寺。由此来算,此地因寺得名,起码有700年了。而据2006年修的《真如寺志》所载,“经过考证,认定建寺已有800年历史,并且证明真如寺一直建在桃树浦,否定了旧志所载‘旧在官场’的说法”。

即使以妙心扩建真如寺至今的700年来算,此地经历过由江南水乡因寺成镇,也经历过炮火兵燹。

已伫立700年的真如寺大殿,这座元代建筑,看尽岁月沧桑——如今,这里是上海的城市副中心之一,并且正在经历最新一轮的建设。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五条轨交交汇的枢纽,服务长三角的公共活动中心。

现在的上海行政区划内,无论是龙华寺,还是在从前人们印象中位于远郊的松江方塔、嘉定孔庙等等,这些留存有古代建筑的地方,无不在与国际大都会交融,今古互鉴,继往开来……

价值恐仍低估的元代建筑

“时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踏入真如寺大殿,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内额枋底梁上如此字样。这根梁证明了真如寺是沪上有据可证的历史最为久远的寺院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当真如寺修复委员会的工作启动时,真如寺四进院落,有许多机构呢。”真如寺的广达法师说,“文殊殿这里是长征乡卫生院;大殿后边一块是真如第二小学,方丈室这里就是教学楼;如今真如塔以北的位置是农机场;还有一片区域住着一些人家。”

2013年6月逝世、享年83岁的国内著名考古专家、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黄宣佩曾撰文称,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的真如寺,“在历史上遭受多次战火破坏,原来颇具规模的建筑大部遭毁,至建国初,仅存大殿与两庑小屋。1950年华东文化部作文物调查时,发现幸存的大殿还是元代的古建筑,不但从建筑营造法式上可以推断,更有大殿的梁仿上遗存的墨迹可见”。

在黄宣佩先生看来,真如寺大殿是上海境内各寺庙中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建筑,在全国也属不多见的建筑文物。印证黄宣佩说法的是2007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真如寺志》,上面记载,“1950年8月与同年11月,华东文化部为保护文化古迹,特请古建筑专家,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刘敦桢前往勘查,确认大殿是江南较为罕见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据刘敦桢所撰《真如寺正殿》一文载:‘此殿创建于元延祐七年,丝毫没有疑问’……”

1959年,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文管会)报请市政府,将真如寺大殿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黄宣佩称,当时市文管会将真如寺大殿“视为文物瑰宝”,长期进行加固维修,哪怕在1963年国家经济仍十分困难的时候,还曾报请市政府拨款作落架大修,恢复元代初建时的风貌——亦即从清代改做重檐歇山顶,改回最初时的单檐歇山顶。

黄宣佩回忆,这次落架大修时,进一步发现了许多构建的榫卯部位还有元代工匠记录构建名称和部位的字迹,是一份研究中国建筑史的罕见史料。这些工匠书写的墨字,除其重复者及模糊不全者不计外,共有五十四则。

这些字绝大部分与20世纪60年代工匠做榫卯结构时使用的相同,都是可以辨识的。有一些是注明构件的部位和名称的;有一些则只注明部位而未记名称;有的仅记一简单的构件名称,并不记明构件部位。

这些字迹的发现,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墨字全部出现在柏木和红松制作的构件上,砍制手法全部都是与宋代相近而与明、清相去甚远。可以判断此殿初建时是使用柏木作柱,红松制梁材及斗棋等。而杉木为清代所抽换,在制作时代较晚的杉木构件上,均未发现墨字。字迹绝大部分出现在殿内部不易腐朽的构件上,可视为原件原位未曾改动过。这些发现,当时就引来国内外专家重视,不断有人前往考察研究。

“文革”十年,上海市文管会在大殿放置了距今五千多年的上海古人骨骸和鸦片战争时期吴淞口的抗英大炮,将之当做库房之用,使文物免遭破坏。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真如寺修复委员会工作启动,1996年在上报国家文物局、经国务院批准以后,真如寺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踏入真如寺大殿,广达法师说:“江南多雨。而这大殿的木梁,承重数百年,却不见霉烂,可见当年的工艺很考究。遇到暴雨天,即使大殿内进了水,也很快会干。目前我不知道地砖之下,大殿的地下部分究竟是怎么营建的,感觉工艺一定不一般。”就江南仅存不多的元代建筑来说,真如寺大殿的价值,目前恐怕仍被低估了!

对于上海这座开埠177年的城市来说,绝不缺乏比开埠时间更为久远的建筑。这些古建筑,值得“阅读”之处颇多。许多古建筑需要继续深入推敲,反复“阅读”。

譬如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即使以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钱俶重建来算,迄今也有千余年历史。

而如今我们所见的龙华塔,塔底曾在清代光绪年间毁于大火,1926年被雷击中,1937年被日军飞机轰炸多处中弹。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大修龙华塔,拆除民国时期所建不符原塔风格的部分建筑,以及明代改装的石梯,恢复木梯。施工中,在檐角上发现宋式砖拱额枋和鸳鸯交手拱,塔下又发现宋代瓦当。与真如寺大殿的修复如出一辙——龙华塔的修复工作本身,无异于一次考古发现的历程。

无论喧嚣与宁静,它都在这里

广达法师说,真如寺修复委员会来到以后,无论寺内寺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寺内,进行了寺院扩建工程,新建了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室等,更矗立起一座高50米的九级元式方塔,使庙宇的建筑面积比修复前扩大近30倍,再现了真如寺的寺容。

寺外,从铜川路马路拓宽,到1996年开出水产市场。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铜川水产市场一时繁华。2016年,水产市场终于告别铜川路。

真如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韶春说,真如历史上有指挥抗战的十九路军范庄军部、有弦歌不辍的国立暨南大学,乡贤名人有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学谦、有号称“中国现代银行之父”的张嘉璈,都是中国近代史值得书写的一笔。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真如人将会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如今,真如寺外铜川路、兰溪路一带颇为宁静。然而,轨交14号线工地和原铜川水产市场位置的工地,以及不远处一些真如副中心先已建成的新建筑两相映射,显示出此地未来将有一番新的繁华。

8月18日,上海市政府举办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专题发布会上,专门提到铜川路水产市场将转型建设“壹街区”项目,主要功能为产业、商业、居住、文化等,预计“十四五”末建成投入使用。

距离真如寺不远的红旗村,作为全市首批“城中村”改造的试点,正在打造“真如镜”项目,预计2023年开业。无疑,比起占路经营的铜川路水产市场,以及周边热闹一时的水果批发市场、曹安市场等来,真如以及整个大普陀的业态,都在转型升级中。

在真如塔上向南眺望,东南处是环球港双塔,西南处更近一点则是正在施工中的中信泰富科技财富广场项目,也是双塔建筑。中信的双塔,就是曹安市场原来的位置。

真如寺周边原本为何批发市场多?有一个原因是——当年的铁路上海西站诸多货场在此周边。在改革开放初期,铁路货场就近散货,造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曹安路当年是上海通往江苏的几乎唯一的快速干道。外省市来沪的蔬菜、水果、副食往往走这一通道。由此也造就了曹安市场,以及目前仍存在的、位置更西一些的位于嘉定区的江桥蔬菜批发市场等。

如今的上海西站,已经成为京沪高铁线路中的一站,未来轨交14号线与11号线换乘车站更将打造出优美的地下商业空间。

在真如镇历史文化陈列馆,看到当年真如庙会的历史照片。在诸多批发市场于真如地区经营之前,真如庙会是这一地区最热闹的所在。据陆立《真如里志》记载,真如庙会期间,真如镇上“悬灯演剧,赛神迎会、士女进香、填塞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真如庙会一度改称“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等,1987年恢复真如庙会之名。2007年3月,真如庙会入选第一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庙会不常有,社区的公益活动却常有。在真如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公益活动上,邻里热心聚在一起,某种程度上继承、发扬、创新了庙会当年的一些公益善举。如今的真如寺周边,无疑是欣欣向荣的,新业态带来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无论喧嚣与宁静

倒是真如寺大殿都在这里

见证着上海的过去、现在

也即将见证未来

资料:新民周刊

编辑:吴兴婷

#真如寺#建筑#普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