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项目者说|知否?这些“大国重器”背后都有“宝鸡制造”的身影

2020-11-16新闻13

中铁宝桥重载高锰钢辙叉项目现场。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贺桐 杜鹏 李典晴)蒙华铁路、港珠澳大桥、“神舟”系列宇宙飞船、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这些“大国重器”背后,无不闪烁着“宝鸡制造”的身影。11月12日至13日,陕西省2020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先后走进宝鸡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中铁宝桥重载高锰钢辙叉项目和先进结构性材料集群——中国钛谷项目。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践面前,在一次次产业结构调整之下,宝鸡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清晰。

达成行业六个第一 实现废钢变辙叉蜕变

想要火车跑得又稳又快,辙叉的质量是关键。在中铁宝桥重载高锰钢辙叉项目现场,铸造声、打磨声此起彼伏,巨型天车在厂房里来回穿梭。在这里,从一块废钢实现了到一根二代高锰钢辙叉的蜕变。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辙叉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友生。

“高锰钢辙叉是铁路道岔的重点关键部件,是火车从一条轨道驶向另一条轨道的重要设备,由于辙叉必须具备加固硬化、耐冲击的特点,所以只能选用高性能的材料进行生产。”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辙叉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友生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专访时说,中铁宝桥重载高锰钢辙叉项目是中铁宝桥集团转型升级重点工程,主要研发制造铁路用各种规格型号的高锰钢辙叉产品。项目占地面积468亩,目前项目总投资5.3亿元,设计年产各种高锰钢辙叉15000根,于今年元月份正式投产,已达到设计目标。

“这个项目的建成,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六个第一,即:国内规模最大、最环保的高锰钢辙叉生产线,国内门类最齐全的高锰钢产品生产线,国内铸造技术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线,国内机加设备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线,国内检测技术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线,国内智能化管理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线。“王友生说,其生产的二代高锰钢辙叉运输通过量提高一倍以上。

“下一步,在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把我们目前研究的爆炸技术、精炼技术、镶嵌技术、锻造技术等应用到不同品种的辙叉产品上,以此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王友生说。

宝钛集团研发生产的潜水器载人球舱。

从4500米到10909米 宝钛跑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今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再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而潜水器的关键一环载人球舱,就是由宝钛自主研发而成。

时间往回拨3年,2017年搭载宝钛自主研发的载人舱球——“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在南海完成首次载人深潜试验,最大工作深度4500米。

从4500米到10909米,作为“中国钛谷”项目的领军企业,宝钛跑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据了解,先进结构性材料集群——中国钛谷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将建设宝钛集团年产3万吨金属复合材、1万吨高品质钛及钛合金铸锭、2000吨管材、型材、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生产线,及检验中心、科研中试平台;建设钛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钛及钛合金产业研究院、钛应用孵化中心、环保处理中心等。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730亿元,新增就业4000人。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何联国。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何联国介绍说,围绕“中国钛谷项目”,目前宝钛集团已开工建设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项目、宇航级板材派和钛箔材项目和科研中试平台检验检测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大约15亿元。

“下一步,宝钛集团将围绕产业链的补充和完善,不断提高优质海绵钛产能,延伸钛产品产业链,做好钛合金材料回收利用工作,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何联国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