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末民国期间,徐州建省,呼之欲出,为何最终放弃?

2020-11-16新闻65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省最北部的地级市,华东地区的门户。徐州在我国历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繁荣,历来是各国的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徐州有“彭祖故乡”、“项羽故都”、“东方雅典”之称,还是“帝王之乡”,有着“九朝帝王徐州籍”的美誉。

徐州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与山东、河南、安徽为邻,南临淮河,东靠大海,北接微山湖,西邻商丘,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废黄河从这里经过,水陆交通发达,在明清时期有“五省通衢”之称(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是当时华东地区的战略要地和最繁华的城市。

从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建立“徐州建省”开始,到民国的大地理学家胡焕庸,再到抗战时期的汪伪淮海省,“徐州建省”一直闹的沸沸扬扬,呼之欲出,但为何最终放弃了呢?

徐州在历史上属于典型的中原地区

徐州古称彭城,是彭祖的封地,为大彭氏国。彭祖为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是上古的一个部落首邻,因其擅长烹饪野鸡汤,被帝尧封于彭,建立大彭氏国。大彭氏国当时在东方很强大,为五霸之一,后被商王武丁灭掉,存在了八百年,所以相传彭祖也活了八百岁。

彭城原为徐国的国都,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国的一个城市,后来归属楚。项羽建立西楚时定为都城,西汉时期为封国楚国的国都,东汉置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将徐州的治所迁于彭城,始称徐州。徐州在历史上多出皇帝,刘邦、孙权、刘备、曹丕、刘裕、萧衍、萧道成、朱温、朱元璋等九位皇帝或出生于徐州,或祖籍在徐州,因此素有“帝王之乡”,或“九朝帝王徐州籍”之称。

徐州地处中原地带,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属中原文化区,是典型的北方城市。西周时期徐国是东方霸主,春秋战国时期徐州是宋国的重要城市,商业发达十分繁荣。从两汉到隋唐宋,徐州一直是华东第一城。徐州方言属于中原方言,与苏中、苏南的吴浓软语格格不入,徐州人在性格上也偏向北方的豪爽。

徐州在元朝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的归德府(商丘)治下,明朝时为南直隶管辖,先归凤阳府,后来单独成立徐州府。清朝时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时江南省分为江苏和安徽,徐州归江苏省。

“徐州建省”一波三折,虽然呼之欲出,最终末能成行

第一个提出“徐州建省”的人是清末光绪年间的状元张謇。张謇为江苏常熟人,是清末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主张“实业救国”,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各国列强逼清朝签订了《辛丑条约》,其后中国进入了帝国主义瓜分的高潮。山东被德国占领,长江流域被英国势力占领,而处于二者之间的徐州地区,还没有被帝国主义势力占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张謇从政治、经济两个的角度认为建立徐州行省,以徐州为中心,统领苏北、皖北、豫东、鲁南45州县,布以重兵,既可阻挡德国南下,又可阻挡英国北上,同时建立淮海地区区域经济共同体,对清朝政治经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1905年,张謇写了个奏折《徐州建行省议》,由两江总督端方代为上奏朝廷,但是遭到大多数人反对,认为涉及四省折腾太大。这个时候海运已兴起,运河槽运停止,于是清廷没有采纳张謇的建议,而是于1905年成立了个江淮省。江淮省管辖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隶州,省会设于淮安府。但是江淮省的成立遭到了江南籍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江淮省一成立,江苏省只剩下江南地区一小块地方,而且上海又强势崛起,将来不具备一个省的资格。而江南籍官员在京有很大势力,于是江淮省成立不到三个月便撤消了。

1911年辛亥革命后江苏分为三股势力,一股是上海沪军势力,一股是江南苏州势力,一股是江北淮安势力。江北和江南势力对峙着,相互博弈、互不承认。1912年江北都督蒋雁行提出了江北江南分省而治,遭到了全国反对,最终被大总统袁世凯否决。

袁世凯死后民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期,徐州处于四省交汇之地,匪患十分严重,经常发生劫车劫人质案件,连好多外国人也被劫持,在国际上造成不小影响,北洋政府对于治理匪患十分头疼,于是有人提徐州单独建省治于匪患。1918年张兆岐提出了《徐州改建行省意见书》,提建立“徐淮省”,以徐州为省会,统领苏北地区及山东河南安徽23县。还有一个叫张世毅的人1923年在《申报》发表了《治匪刍议》,也提出在徐州建省。

1931年,国民党内政部次长张我华提出在徐州建立归德省。1940年大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以清代徐州府、沂州府、济宁州、兖州府、海州五地合为“徐海省”。1944年汪伪亦设立“伪淮海省”,省会徐州市,管辖区域包括豫东、鲁南、苏北、皖北共35个市县,由赫鹏举任伪省长。1944年地理学家吴传钧又提出建立了“徐州省”。1948年,地理学家傅角今在他的《重划中国省区论》方案中,把苏北、皖北大部和鲁西南、豫东的小部分划在了一起成立为“淮运省”。不过民国很快就宣告失败,其分省计划也宣告破产。

新中国成立后的徐州市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后解放军主力南下,将徐州市暂时划归山东省管理。全国解放后又划回江苏省成为徐州专区,1970年改为徐州地区,1983年撤消地区地区公署,成立地级徐州市,实施市管县。徐州是建国后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是江苏除南京、苏州外最大的工业城市。

徐州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7151万元,人口882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138元。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三大都市圈之一,是以徐州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河南部分城市等,面积4.8万平方公里,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安徽的宿州市、淮北市;山东的枣庄市,济宁市的微山县;河南商丘的永城市,共涉及8个地级市。 徐州都市圈建成后将带动整个淮海地区经济快迅发展。

总之,提出徐州建省主要是由于江苏省地形结构狭长,苏北与苏南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经济结构方面差异较大,而且苏南经济繁荣,苏北较为贫困。因此提出“徐州建省”多是从加强淮海地区经济联系考虑,但是“徐州建省”对国家影响较大,所以每次提议都没成功。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