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八年磨一剑”,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2020-11-16新闻5

就在今天(15日),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15国领导人以“云上”峰会的形式,共同见证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论,这都是一件“大”事。中方对它的描述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有多大?三个“最”可能让人感受不是很深,让数据说话:15个签署国人口合计约22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三成;经济总量超过2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近30%,区域内贸易额超过1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近30%。这样规格的自贸区建成,影响力显而易见。以至于,知名商业咨询公司英国埃信华迈公司在研究报告中将RCEP的签署认定为2020年最重要的全球贸易大事件。

▲这是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内拍摄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现场。(新华社/越通社) ?

RCEP自然当得这样的评价。自相关谈判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到今年11月正式签署,可谓八年磨一剑。对于这件盛事,有两句话不得不说。

第一句话:RCEP修成正果,“难”能可贵。

RCEP签订之难,难在“大”。有多难?光看其范围就能窥探一二。

RCEP覆盖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其中,既有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中国,还有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个国家在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区域合作战略等方面,差异很大。相应地,各国在经贸协定谈判中的利益和立场差异也会不小。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尚且存在地域保护和政策倾斜,何况15国?此外,RCEP谈判涉及的经贸议题尤为广泛,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争端解决、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还覆盖了知识产权、数字贸易、金融、电信等新议题。在不少议题上各国还要作出零关税的承诺,这对于不少国家而言都是新探索。议题越多,自由化要求越高,各国立场磨合的困难自然越多。

RCEP签订之难,还难在“障”。

在国际舞台上,经贸从来都不是“独行侠”,总是与包括政治在内的其他问题相互交织。回顾RCEP的谈判历程,阻力从来都不只是来自经贸领域抑或谈判国家内部。特别是美国某些政客,总是抱着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不放,看不得中国更深地参与到区域合作中去,总是不忘就RCEP指手画脚,屡屡往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中扔石子,甚至还威胁相关国家不要让中国参与任何形式的贸易协定。西方部分媒体也时常冒出将RCEP与“中美对抗”联系在一块的奇谈怪论。这样的域外干扰,更像是一只飘来飘去的“幽灵”,总是试图干扰RCEP相关国家的判断,无疑恶化了RCEP谈判的环境。

但显然,那些政客遭遇了失败。

我们看到,自RCEP谈判正式启动,到去年11月4日宣布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为止,各方经过了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和28轮正式谈判。值得注意的是,协定谈判启动的时候成员包括印度,后来印度决定暂时不加入协定,日本也曾一度表示退却,谈判难度可见一斑。可就算千辛万难,谈判进程依然有条不紊,直至瓜熟蒂落。关于此中艰辛,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部长阿兹明·阿里11日在推特上的话让人触动:“经过8年血水、汗水、泪水交织的协商,终于到了这一时刻,我们要在周日签署RCEP。”

第二句话:RCEP尘埃落定,利好全球。

据我国财政部网站介绍,在该协定中,“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这说明,此后15国之间的贸易将迎来重大利好,极大降低通关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贸易的风险。当然,更大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协定本身以及15个签署国。国际经贸人士纷纷指出,在全球疫情加速蔓延,世界经济阴云密布,保护主义逆流汹涌,单边主义、霸凌行径盛行的大背景下,以合作为主旋律、多边主义为平台的自贸区的建成,无疑向世界传递了莫大信心。

经贸上的意义显而易见,但RCEP背后的其他意义,同样意味深长。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们见识到了病毒对人类社会从健康到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无死角攻击。这本是全世界最大的挑战,可“蓬佩奥们”看不到“人类公敌”、只看到政治私利,认不清全球大势、只认准“美国优先”。尽管美国自身已经一大堆问题,在抗疫问题上遭遇了“史诗级失败”,但他们仍不务正业地攻击中国,甚至屡屡逼迫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广大国家追随美国,鼓吹对华“脱钩”。

不过,很显然,美方的图谋失败了,大部分国家并没有被带进沟里。全球最大自贸区的建成、中国的高度参与,再次表明:包括东盟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在内的广大国家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依然拥抱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脱钩”不是它们的选项。

这对所有不希望世界陷入对抗和仇恨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当然,顽固的反华政客制造冲突和对抗的阴谋不会就此停止,但是,不管他们如何表演和蹦跶,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始终都是大道、正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国外交#协定#全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