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孩子:挑战》: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只因你们陷入了权力之争

2020-11-16新闻10

5岁的小宝本来自己在旁边玩得好好的,可当电话铃声一响,我刚接起电话,他就开始大声喊:妈妈,妈妈!我用手示意他不要作声,他反而喊得更起劲了。

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让我很是恼火,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没礼貌,我每次都会警告他,但我接电话时他还是会这样做。

直到我看了《孩子:挑战》这本书,才明白孩子的行为都是有一定的目的,他是朝着某个目标前进的。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孩子的行为归类为听话与不听话,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就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我家小宝是我一手带大的,对我特别依赖,他希望妈妈的注意力永远在他身上,所以当我接电话时,他觉得妈妈注意力要被别人抢走了,他于是开始大喊,试图让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他的身上。

这就是我平时对孩子关注过多的反作用。

《孩子:挑战》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他在育儿领域有长达40年的经验,本书中推荐的方法,都是基于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生活哲学理念和人类生活观,能有效地解决家庭冲突。

每个人做父母都有第一次,拥有多个孩子的父母也会发现,每个孩子也各不相同,《孩子:挑战》探索的主题就是如何做父母,如何开展良好有效的家庭教育。本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豆瓣评分9.3分,郝景芳、钱志龙、樊登、脱不花等多位知名人士都大力向父母们推荐此书。

相信很多父母对下面的场景都很熟悉:

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爸爸让他捡起来再吃饭,孩子偏不收拾,爸爸说必须捡,否则不许吃饭,最后妈妈走过来抱起孩子,告诉孩子我们不要理爸爸,一会妈妈会收拾的。

孩子在超市看中一个玩具,不给买就又哭又闹拽着妈妈衣服不走,无奈之下,妈妈把玩具放进了购物车。

孩子放学回家就开始看电视,妈妈催促他写作业,孩子一边答应着一边继续看,妈妈走过来,啪地关掉电视,孩子赌气回到房间。

我们总在试图改变孩子的想法,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一旦孩子不肯听话,家长的做法就分为两类,一类是态度强硬,与孩子为敌,从而引发更大的亲子矛盾;一类是家长妥协,同意孩子的方式,最后纵容了孩子的坏习惯。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父母通过各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而孩子们则对父母的强加权威感到厌恶,他们会更加想要反抗,不愿受到控制或支配,孩子们通过反抗向父母“宣战”,来展示自己的力量。

就这样,家庭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合作,没有和谐,只有怒气和争斗。

作为家长, 不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命令或强迫孩子做事情时,权力之争就发生了。这是一种无效且过时的态度和方法。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引导和影响孩子发展恰当的言行,而是应该用有效的方式进行。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强迫孩子顺从,从而觉得维护了自己的威望,得到了个人心理的满足。

《小欢喜》里的英子,每天吃什么,喝什么都由妈妈决定,英子喜欢天文学,她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影响学习,但妈妈还是拒绝了,妈妈甚至失手摔坏了英子最喜欢的乐高玩具,当乐高落地的那一刻,英子的心也跟着碎了。

英子因为喜欢天文学,一心想报考南大,但妈妈却非要让她报考清华大学,英子多次争取沟通,依然无效,绝望之余赌气离家出走了。

等妈妈找到她时,英子崩溃地朝她大喊:“你从来都是凭着你自己的想法,来决定我的人生。”可妈妈依然在强调,“我都是为了你好啊!”

很多父母都在寻求对孩子的主导权,他们只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听话,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好家长”或是“成功家长”的名号,却丝毫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意愿。一旦当孩子发生违抗的行为时,父母便会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从而引发更大的家庭冲突。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我们没有支配和控制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必须学习如何引导和激励。

当孩子违抗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权威放到一边。

先对自己提要求,面对孩子的态度,我们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改变孩子做什么。最重要的一步,父母一定要明白,自己才是权力之争的一方,这时,一定要学会主动退出权力之争。

如何退出权力之争呢?那就是尊重当时的情形,冷静地分析,既不要生气,更不要专制,而是用沉着平静的态度来面对孩子。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从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时,我们更要对孩子表现出尊重,就是说我们将孩子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

其次,我们要学会鼓励孩子,作者说,好妈妈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鼓励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行为,另一半指的是学会鼓励孩子。

再次,父母先做到尊重规则,一旦我们为自己的坚定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同时也尊重孩子,就很容易引导孩子发展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

最后,运用技巧赢得孩子的合作,没错,既不是要求,更不是命令,而是赢得。当我们对孩子提要求时,一定要用尊重孩子想法的方式,只要家长表现得有礼貌,孩子就会愿意同你合作。

至要莫如教子,教育孩子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孩子:挑战》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承担责任,并最终赢得合作。

#今天看了一本好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