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十年如一日坚守 她的店没有招牌却是“老字号”

2020-11-16新闻24

王燕青的店约10平方米,塞满了布料和“老古董”。记者 王世伟摄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衣服穿破了,送到裁缝店师傅的手里便能焕发新的活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裁缝店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虽说做衣服的人少了,但缝缝补补的需求依然存在,也有不少老手艺人依然坚守着这一行。

在美仁社区开设裁缝店的王燕青今年50岁,开店已20多年。“有的人搬了好几趟家了,还会打十几元钱的车回来这里,花几元钱修补衣服。”对她而言,裁缝这个千年老行当不仅是养家糊口的生计,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职业情怀。

开店20年深受街坊认可

“大姐,这条裤子帮我剪短一点。”穿针、走线、踩脚踏,随着“嗒嗒”声响,王燕青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机针经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串细密而整齐的针脚。不一会儿,剪短的裤脚就重新车好了。

王燕青的裁缝店位于美仁新村底层,约10平方米大的小店内有些昏暗杂乱,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和“老古董”,有用了十几年的裁缝机、工业熨斗和用了20年的尺子……

16岁时,王燕青在晋江制衣厂学习裁缝手艺。来厦门后,她凭借一技之长在美仁市场开了这家裁缝店,这一开就是20多年。美仁市场改造,这家没有店招的裁缝店却成了不少街坊邻居认准的“老字号”。

近年来,王燕青搬到蔡塘居住,但她从未想过搬店,每天坚持骑40分钟自行车来来往往。“找我的都是熟客,搬了店他们就找不到了。”

香港客人特意找她改衣服

缝缝补补看似简单,实则是精细活,更是体力活。遇到比较难修改的衣服,王燕青经常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每天早上9点到店里,王燕青经常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两个孩子几乎都在裁缝店里长大。

修剪裤脚4元,改一件衣服8元……20多年,王燕青的裁缝店价格没涨多少。而这些收入,是一家人大部分的生活来源。

因为手艺好,很多街坊邻居搬离美仁新村后,还会专门找王燕青改衣服。不仅如此,王燕青还有不少香港、台湾的“客户”。每次回来探亲,他们就会带一箱衣服找王燕青改。“香港修补一件衣服,跟买一件新的费用差不多,如果不是特别喜欢,一般就不修补了。”他们甚至还让王燕青适当提价:“可以适当涨涨价,现在手艺人不多了。”

王燕青摇了摇头,她说,在美仁新村一般都是这个价格,再说了,找她的都是老客户,不好意思涨价。

期待多些时间出门看看

近十年,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王燕青明显感觉到客户群体发生了变化。以前,她接的大多是实体店改裤脚的单子,有时一单就是十几条,现在这样的单子少了不少,而网上购物买到不合身的衣服,找她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王燕青说手上的单子很多,直言自己“做不完”。

“找我的还是中老年人居多。”王燕青笑称,现在的年轻人网购遇到尺码不合适的可以退货,衣服破了就买新的,而老一辈的人依然乐意把旧衣服缝缝补补再继续穿。

“不知道我还能做多久,可能等到孩子需要我帮忙了,就不做了。”王燕青说,自从干了这一行,除了回老家,她从未出远门玩过。“来厦门这么多年,只有结婚前去过一次鼓浪屿,开店后这么20多年再也没去过。”她期盼着未来生活能更轻松些,多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海西晨报 记者 雷妤)

#王燕青#老字号#衣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