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糖尿病和现代糖尿病有本质的区别吗?没有,二者都是"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但是古代为什么分三消,以治虚为主?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不似现代靠血糖便可诊断,古代不到"消渴",诊断不出来。而一旦到"三多一少"阶段,大多数已是糖尿病中晚期了。所以消渴并不能概括现代糖尿病。
糖与脂
2型糖尿病,为什么这十几年激增?因为吃得太好,而不仅仅是吃得太多。好在哪里?油脂太多。回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缺少"油水",吃的主食很多,一顿四、五两,甚至半斤、一斤,有几个得糖尿病?很少!而现在呢?主食大大减少了,一顿一小碗,但糖尿病激增。为什么?过去一年吃几次肉,而现在是天天吃肉。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求他们减"脂",而不是减"食"。
高脂饮食,很可怕,"肠肥"能不"脑满么"?"脑满"能不得脑血管病么?"肠肥",能不"肝肥"(脂肪肝)"胰肥"(脂肪胰)"心肥"(脂肪心)么?血管里,"漂着油",能不动脉硬化么?能不得代谢性高血压么?能不脑梗、心梗么?所以,很多2型糖尿病都是"脂糖病",结局是心脑血管病。故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点,首先是"洗脑",认识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是"油腻"。其次是自我管理:以素为主,远离油腻,远离肥胖。中医治疗的重点在于清理胃肠,保持升降平衡。
三消之说当从火断
金元时期,刘完素《三消论》指出:"凡见消渴,便用热药,误人多矣。"指出消渴之治,不在温补。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更明确说:"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之中,惟火能消物……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此是从火论治消渴之重大创建。2型糖尿病早中期,釜底抽薪为治本之法。
"三消之说当从火断",是张子和的著名论断,对后世治疗消渴影响至深。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以八味丸治渴,水未能生而火反助也……肾本恶燥,又益之以火可乎?"子和私塾于刘完素,在寒凉药使用上颇有体会。这些医家,提倡釜底抽薪治疗消渴,善用三黄丸等,是从火论治糖尿病的先驱。
肥胖2型糖尿病,其病理中心在胃肠。多由实起,再由实转成虚实相间,最后以虚为主。即肥胖2型糖尿病发展的四大阶段:郁→热→虚→损,这也符合疾病由实转虚的一般规律。肥瘅消渴,即肥胖2型糖尿病从肥胖→脾瘅→消渴的疾病演变三段过程。
中满内热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满就是土壅,需要开郁通腑;内热就是胃热、肠热、肝热、肺热,需要清热。所以仝小林教授提出开郁清热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大法。糖尿病的治疗,经方疗效卓著。
实证阶段:清热通腑,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方。土壅木郁用四逆散、厚朴三物汤;肝胃郁热用大柴胡汤;痰热互结用小陷胸汤;肠道湿热用葛根芩连汤;肺胃热盛用白虎加人参汤。虚实相兼阶段:脾虚胃热,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上热下寒,乌梅丸。
虚证阶段: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化源不足,八味地黄丸。因糖尿病逐渐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导致络脉瘀阻,甚至络脉瘀闭及络脉损伤,故早期即应注重活血通络,并且贯穿全程。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健康人生拒绝糖尿病,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身体健康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