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印象中的海盗,可能是大名鼎鼎的北欧海盗,他们给人一种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可能是《加勒比海盗》里那个神经兮兮的杰克船长,他集狡黠、冒险、坚韧等品质于一身;或者是日本漫画《海贼王》里路飞和小伙伴们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冒险。
唯独,在我们的印象中,没有中国海盗的身影,甚至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国有海盗吗?
其实,中国早在东晋时就已经出现了海盗,到了明朝后期后,因为国家严厉的海禁政策,海盗才呈现集团化规模化的趋势。
而中国海盗和欧洲海盗相比,无论在形象还是追求上都相差很大。
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欧洲海盗背后有国家的支持,他们和国家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海盗需要国家承认其活动合法化,而国家也需要海盗去海外探险新世界,有时候海盗获得的财宝甚至要按比例与国王分成。
而中国海盗却始终得不到政府的承认。
再从劫掠对象上来说。人家欧洲海盗都是去抢劫别的国家的商船,而中国海盗从明朝开始都是与倭寇相勾结抢劫自己人,把沿海的几个城市搞得乌烟瘴气。
所以他们遭到了中国政府的严厉打击,你祸祸别的国家我们管不着,但你不能在中国的领土上带着日本人捣乱,这不叫引狼入室吗?
在元朝时,有位叫做卢世荣的大臣曾提出过互利共赢的政策,希望政府可以让民间组织出海贸易,获利所得和政府三七开,政府得七成盈利。
这个提案其实和西方国家采用的海盗政策很像,按说也挺合理的,但这事却遭到皇帝和大臣的一致反对,卢世荣甚至被视为奸臣。
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根本不差钱,压根瞧不上出海贸易那点蝇头小利,朝廷真正期望的,是要平息海域骚动,从而达到政治稳定的目的。
中国海盗,从一开始和政府就处于地位不对等的状态。
为了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朝廷往往会高举“招安”大旗,这如同挂在钓钩上的鱼饵,吸引那些海盗们自投罗网。
如果招安这事被杰克船长遇到,他很大程度上会耸耸肩然后潇洒转身离去,但中国的海盗们却会捻着胡须认真思考,在揪掉几根胡子之后很多人会选择接受政府招安。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本来从事着挺有前途的造反事业,偏偏看不透形式,妄想改身份去当国家公务员,结果在接受了政府的招安后,被各个击破纷纷丧命。
海盗们也是如此,就算没啥文化,估计听说书的也听到过这一段,为什么他们不顾前人失败的经验,争先恐后地向着政府靠近最后被一网打尽呢?
原因在于大多中国海盗的本性还是想当个良民,中国人骨子里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认为当官发财才是正统,其他全是旁门左道。
这些海盗们大多都是沿海农民出身,因为明朝政府实行严厉的“片板不许下海”政策,他们没了活路只能铤而走险。
等到靠做海盗发家致富后,他们自信心暴增,希望可以接受招安后谋得一官半职,然后对政府施加影响力,让政府放开海禁,这样天下太平,再也没有中国海盗这个职业了,完美!
事实证明他们简直太天真了。第一代海盗王王直的下场
王直可以被称为“中国海盗王”了,一开始就是小商贩出身,后来迫于生计趁着明朝海禁松弛之际走私商品贩卖到日本、泰国等地,仅仅五六年时间他就获取了巨额利润。
其实他一开始也没想当海盗,就想偷偷做点海外贸易,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他的崛起引发了明朝政府极大的关注,在政府的围剿之下王直选择了武装对抗的道路。
要说王直海盗做得那是相当成功,他从葡萄牙走私军火,在日本建立了根据地,还取了个霸气的名字——“宋国”,过了把皇帝瘾。就连日本当时最著名的岛津、织田家族的人,见到王直都得恭恭敬敬。
直到现在,日本平户还有王直的塑像,海盗做到这份上,值了。
就算这样,王直心里仍然不满足,他有个愿望:希望明朝政府开放海禁,自己可以安安稳稳做正规生意。瞧瞧看,这么霸气的海盗王,内心却只想做个好人。
可惜一开始浙江巡按胡宗宪没有了解王直的真实意图,打算正面击败王直,结果实力不够,被海盗王打趴好几次。
于是胡宗宪意识到靠军事打击不能使王直屈服,他产生了招抚王直的想法,并积极向嘉靖皇帝上书,列举了招抚海盗的各种好处。
他得到的回复是“一意剿贼,贼首不赦”,这下胡宗宪险些愁死。王直实力强大,手底下好几万精兵强将,打吧实在打不过,招抚吧皇帝又不准。
但胡宗宪厚黑学学得不错,他决定以地方名义对王直进行招抚,先放了王直的母亲妻子,通过各种有诚意的做法,使王直放松警惕,并假意答应王直自由贸易的要求,将王直诳到岸上。
结果当胡宗宪准备上书嘉靖赦免王直,要求他戴罪立功攻打其他海盗时,朝中传来他接受王直重金贿赂的传言。此时胡宗宪意识到,朝中主张禁海的实力多么强大,为了自保,他主动要求处死王直。
中国第一代海盗王,就这么虚无憋屈地告别了人世,他的主张一个也没实现。
第二代海盗王郑芝龙
这也是牛人一枚。他建立起一支700多艘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还在台湾建立起割据政权。
甚至他还推动了移民事业的发展,趁着闽南发生严重灾情,郑芝龙招抚了几万人到台湾垦荒种地,稳固自己的大后方。
同样,郑芝龙的迅速崛起引起明王朝的恐慌。和之前对付王直差不多,政府多次围剿郑芝龙,多次失败后发现打不过海盗集团,于是转为招安。
郑芝龙选择招安,他认为这样既可以摆脱海盗的头衔,还可以利用自己官员的身份进行正常海上贸易,挺划算的买卖。
他的手下李魁奇和刘香却坚决反对招安,他们就差趴在郑芝龙耳朵边大喊:“你忘了王直的教训了吗?”
郑芝龙去意已决坚决接受招安,带了3万人马、上千艘舰船投降明王朝,被封了个有名无实的小官“五虎游击将军”,但他用实力证明了明朝政府招安他是多么的正确。
他先是打败了自己的手下叛将,又在金门料罗湾海战中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远东舰队,在东亚重建了中国的海上霸权,曾经不可一世的荷兰商船,一律要向他交税才能通行。
郑芝龙唯一比王直幸运的就是遇到了好领导崇祯皇帝。崇祯意识到了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于是下了圣旨,规定荷兰对日贸易,必须通过郑芝龙转手后才能运往日本,郑芝龙在朝廷的支持下成为东方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但是好景不长,这命令下达没多久李自成就攻占北京,崇祯自缢,圣旨变成了一纸空文,7年后,曾经一度扛起“反清复明”大旗的郑芝龙投降清朝,他的海商梦彻底破灭,第二代海盗王也在憋屈中离开人世。
郑芝龙去世后,儿子在台湾岛苦守,他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对了,郑成功其实是中日混血,他母亲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