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快速诊断一个人的体质(下)

2020-11-16新闻7

上一篇讲了望闻问切的望闻,这一篇我们讲如何问,顺带讲一下中医如何保护自己,都是那些年我曾经踏过的坑。

很多人对中医有误解,或者说对中医的要求太高,总希望啥也不说,让你把脉说出他身上的全部问题,最好是精确到肿瘤有多大,这样他才相信你。关于这一点,我是经常碰到,因为患者对中医的不信任,怕你没诊断水平瞎开药,所以故意不说,甚至反着说。

这种情况,常常见于没有典型症状的人,想调理身体,又不是那么迫切,所以就会来考你。对西医,病人可没这么多的要求,一般是逆来顺受。这也是因为西医的检查仪器比较多,而中医诊断主要靠个人经验。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根据体质与脉象,说出一些患者的典型特征,但也很难精确到具体的病症,因为中医的病症与西医是不一样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等等,中医一般看脏腑的阴阳虚实,同样的糖尿病,在中医有很多种不同的体质与症状,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所以中医并不能说出糖尿病的病名,但是能诊断出症状,然后予以解决,若是强求中医通过把脉诊断出西医命名的病症,那是不公平的。

到了我诊断的经验多了,对于一上来就以考察的态度问病的,我一概不予理会,虽然能断出他的典型症状,但道不求人,医不扣门,若是患者不是真心诚意,那后面开了药,也是不会随便吃的,这类人反而容易被骗子所忽悠,骗子总能抓住人心的贪求。

作为医生也要选择病人,若不是亲人,就不要没病给人调养身体,中医治未病是需要信任条件的,否则万一出现排病反应,别人还会说是因为吃了你的调理药方。

反之若病人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那就需要认真诊断,思考分析。有时也不是一副药就能把人治好,而是需要根据病人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药方。所以通常给一个人治病,尤其是严重的慢性病,是需要长期的作战,需要建立非常信任的医患关系,吃完药后一定要有反馈,若无反馈,坚决不能开方子。

问诊先看是否有典型的症状,若是有典型症状,就直接先问症状,把症状摸清楚了,再来问其他,以判断为何产生症状的原因。若无典型症状,就从睡眠,食欲与消化,喜冷热的程度,手脚温度,大小便,经期等开始问。

先问睡眠,睡眠情况是判断是否血虚体质的最大依据,一般看到病人偏瘦,尤其是女人,则大多数都是血虚,也就是体内血液不足,而气相对来说过剩一些。这种人并非阳虚,但是仍然会手脚冰凉,网上很多说法把手脚冰凉当做阳虚的判断依据是不准确的,很多女人一到秋冬就手脚冰凉,然后判断自己是阳虚,然后吃补药就会上火。

其实手脚冰凉是血液不足的体现,血液少则优先供应五脏六腑,而无法充盈四肢,所以才会手脚冰凉,这样的人一般偏瘦,而且容易上火,多数睡眠不好,睡不着,容易醒,睡不沉,以女人居多,大概占三成的比例。问完睡眠发现不好后,就要再问手脚是否怕冷,是否容易上火,如果都符合,那基本就是血虚火旺体质无疑了。

若睡眠正常,那就说明血不虚,或者症状轻微。长期血虚会造成睡眠很差,而睡眠差反过来影响造血,这个是恶性循环,我已经见到过非常多的例子。最初多是自己喜欢熬夜,不过11点坚决不睡,长期下来血虚后,更是睡不着,于是更加喜欢熬夜。

血虚体质一般用四物汤来治疗,可加酸枣仁,中成药用天王补心丸,凡是滋阴补血的中成药都可用,凡是热性上火的药都不可用,尤其忌单用黄芪提气,用黄芪必须配知母或麦冬滋阴,用当归升血必须配白芍降血,用地黄滋阴则必须配茯苓祛湿。这一点学会了,起码可以解决三分之一的人的健康问题。

然后问大小便情况,尤其是大便是偏干还是偏稀,还是正常。大便情况是反应体内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的最重要依据。因为体内命门之火直接靠近肠道,大便的情况很大程度被命门真火的强弱所主宰。

一般血虚而气过剩的情况,多数大便偏干,因为血液不足以滋润肠液,若体内气相对过剩,就会大火烧干锅,很容易大便偏干甚至经常便秘。而若是体内阳虚火弱,肠道内的水液得不到火的蒸腾,就会水多火少,大便稀溏,根据稀溏的程度来判断阳虚的程度。

有人问为什么一会说气,一会说阳,一会说血,一会说阴,这里统一回复一下,气就是阳,血就是阴,人体只有阴阳两物,一切水液属于阴,一切气或者说火,都属于阳,本质上就是物质与能量。跟烧水的原理一样的,锅里有水,为阴,锅下有火,为阳,无非就是火多还是水多,或者是水火都多,或者是水火都少这几种情况而已,非常简单。

阳虚的人若是喝了凉水,就容易拉肚子,阴虚的人吃了辣椒就容易便秘。大小便要以平常最常见的状态为依据,而不是以最近吃了一些有影响的东西为判断依据。很多病人喜欢以最近几天的情况来代替长久以来的体质,会干扰医者的判断,这一点要问清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便先硬后软,这种情况一般是熬夜造成的,本来病人是阳虚体质,但是因为熬夜把大肠内的液给耗干了,此时就会出现前面硬,后面稀的情况,这种也是阳虚,不要被这种情况所迷惑。

若是人偏瘦,睡眠不好,手脚冰凉,同时又大便稀溏,有气无力,这种情况就属于阴阳两虚了,也就是水火都少,这种一般是失了元气,很难恢复,只能减少消耗,慢慢调养,不让体质恶化下去。

一般阴虚容易生大病,阳虚反而不易生大病,因为很多肿瘤都是阴虚血少而气过剩造成的,身体就像开车,车速快得就容易出急症重症,车速慢的一般得的是慢性病。

小便情况,一般用来判断前阴的病症,比如男人的前列腺炎,女人的妇科炎症等。若是前阴火旺,则容易产生尿黄,尿热。寒症则多数小便清冷。若是小便带血,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小便一般用来跟患者的疾病症状结合在一起判断,而不能单独拿出来判断体质。凡是男科妇科,都要详问小便,以判断火是否在前阴聚集,判断泌尿生殖器官中是否有淤血。多数炎症,都是因为气往前阴聚集造成的,而这种聚集则多数是因为房事影响,一般清心寡欲,则气安居于丹田命门处,若是欲火频动,则易往前阴聚集作祟。

中药能缓解火热炎症的症状,但是没法控制患者体内的相火妄动,所以男科与妇科症状通常绵延反复,难以断根,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不要看到病情复发就以为是药力不够,人体受七情六欲所影响,药物只能在破坏后修复一部分而已。

中医往往扮演的是救火的角色,不是万能的主宰。初学者往往想让人永无疾病,受到现实打击后又容易心灰意冷,转而怀疑中医的功效,这一点中医学者要心里有数。

再就是问是否容易上火,比如口腔溃疡,长痘,眼睛赤痛,口臭牙疼等。这一点是判断上下能量强弱的重要依据。很多阳虚患者,并不是体内没有阳气了,而是阳气漂浮于上,而命门处则冰凉一片。又有很多阴虚患者也容易上火,现代人上火的特多,而是否容易上火是无法判断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的,只能判断上焦是否有火。

若是上焦有火,则用药的时候就要考虑制衡,比如用补药,就会加重上火症状。尤其是上热下寒体质,非常难调理,用附子干姜暖中下焦的时候,一旦过量就会造成上焦火热,所以要稍加清上热的药进行压制。而阴虚火旺的人,用麦冬地黄等滋阴清热药的时候,就要通过问大便偏干或偏稀的情况,以判断清热药是否会造成寒凉腹泻,从而用暖中下焦的药进行制衡。

对于脾胃病,重点就是问食欲与消化的强弱程度,分辨是脾强胃弱,还是胃强脾弱,或是脾胃都虚的情况。一般食欲强而消化弱,则是胃强脾弱,多见于阳虚体质,因为阳虚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命门的火力,就会弱。食欲弱而消化快,或者饿得快,吃一点就饱,一会又饿,则是脾强胃弱,多见于阴虚体质,因为阴虚则液少,胃中液不足,则干枯无法盛装食物。

对于妇科病,就要问得更详细,尤其是月经的情况,提前还是推迟,血多还是血少,是否痛经,是否有血块,经血颜色,白带情况等等,一般血虚则量少,则推迟,血热则易提前,有淤血或血管细则易痛经,经血紫黑和白带偏黄都属于火郁于下焦的情况。妇科问诊还要考虑保护患者的隐私,问诊的方式也要谨慎,这一点以后再专门开一篇讲,这里不再展开。

#内分泌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