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之手,
中国关于木屐的诗词多不胜数,
毕竟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
就连东莞石龙
手工木屐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而现在,
东莞却只有他一人会做。
石龙的传统手工红漆描花木屐,选料精,颜色艳,图案美,有着步步高升、一帆风顺、花开富贵、吉祥长寿等好意头,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在过去,它可是东莞人办结婚、乔迁、外出谋生活求学时必不可少的行头。
每当有新人要成婚,按照东莞旧习俗,天还未亮,姑娘早已梳妆打扮完毕,等待来接亲的丈夫。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行至门口,姑娘穿着红色木屐缓缓走出家门,从此成为人妻。新婚满一个月,新人的房间内又多了两对小木屐,意为求子求福。
纯手工做一双好看的木屐并非易事,从制板到最后完工,需要近20个工序,而石龙全手工红漆描花木屐制作更难,需要在木屐上绘制松鹤、太阳、龙凤等传统山水花鸟花样元素,相互组合为寓意“一帆风顺”“花开富贵”“吉祥长寿”等好意头的国画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美学修养。
入行30余年、与木屐为伴,与油漆为伍,辛苦了半生的梁锦泉,一如往昔,每天重复着打磨、画样、钉屐面等木屐制作步骤, 但作为东莞唯一会这门技艺的人,他是这么说: “只要石龙人喜欢,东莞人喜欢我做的木屐,我都会一直做下去。”
梁锦泉,1962年5月出生,东莞市石龙镇人,自小对绘画和木屐制作有浓厚的兴趣。1984年进入木屐社当学徒,跟随老一辈的制屐师傅学习木屐制作工艺,之后不断自我完善木屐制作的手工技艺,至今已有30多年木屐制作经验。所制的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形态精巧大方,图案鲜艳丰富,质量实惠耐用,深受商家和百姓喜爱。梁锦泉已列为东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