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脱贫摘帽后,返贫风险太头疼?这个红色圣地有三招

2020-11-15新闻23

2019年4月26日,随着最后4个贫困县宣布退出,江西省赣州市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基本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赣南老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全市贫困人口从实施精准扶贫之初的115.03万人减至2019年年底的2.8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7%。

赣南已进入“后扶贫时代”,不过这里的干部群众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半月谈记者走访这片革命老区和发展热土,发现当地创新运用预警监测、产业引领、保险兜底等多种举措,织密防返贫网络,助力老区人民走上稳定脱贫奔小康之路。

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潭埠村的果农在采摘脐橙 张浩波 摄

1

预警监测:早发现早救助

2019年底,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赤水村贫困户宋鑫,因患复合型地中海贫血赴广东就医,在医院自费2.3万元。

宋鑫刚缴费完,定南县相关部门便获取了该信息,立即按程序将宋鑫纳入低保范围,同时进行临时救助,2020年初向他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4500元。如今,得益于政府救助,宋鑫每月有1800多元的低保金,一家人的生活明显改善。

宋鑫获得救助的故事,是赣州市创新举措,实行致贫返贫预警机制的成效缩影。“通过数据实时传导,如果贫困户在医院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我们就会获取相关信息,进而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救助。”赣州市医保局待遇保障科科长刘剑飞说。

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基本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面对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赣州市不仅没有大意、放松,反而在防范致贫返贫风险上不断加码,全面实行致贫返贫预警机制。

赣州市扶贫办副主任钟小春说,赣州市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手段,通过群众申报、基层干部日常排查、相关行业部门预警筛查等方式,了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有致贫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贫困边缘户情况,全面掌握风险点。

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廖秀英老奶奶在赣州瑞金市叶坪乡凤岗村家中向游客展示咸鸭蛋 刘青 摄

“只要发现风险苗头,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就会立即与群众联系,防患于未然。”赣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康仁禄说。此外,为发挥临时救助的预警作用,赣州市还将临时救助单次3000元以上的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全面规范对急难型救助对象、支出型救助对象、基本生活困难对象的救助情形、程序和金额。

截至2020年10月中旬,赣州市2.82万贫困边缘户、监测户中有1.58万符合民政兜底保障条件对象纳入了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或其他民政救助范围。

2

产业升级:固基本利长远

鹅婆村,山高路远,距离于都县小溪乡中心镇约有15公里。多年前,村里自家老房倒塌后,考虑在山沟沟里难有出路,鹅婆村贫困户曾彪便带着一家5口在于都县城租房住,全家靠他一个人外出打工维持生活。

近年来,赣州市全面开展深山移民搬迁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产业基地。2018年10月,曾彪一家搬进了小溪乡中心镇移民安置点,并于2019年底主动承包了10亩蔬菜大棚,一年收入达10万元。“有自家的房子、有稳定的收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曾彪说。

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在扶贫车间低温环境下从事蘑菇生产,实现就业脱贫 李传材 摄

小溪乡党委书记李恒说,要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产业发展。这一点,赣州市干群有高度共识。于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仲涛说,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已超过400亿元,成为区域产业中心,这不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为大量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有效防止了他们返贫。

据了解,赣州市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尤其加大对带贫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当地引进职业菜农,为农民提供种植示范和技术指导,聘请农业专家下乡服务,帮助协调解决贷款难题……在这些政策的助力下,除传统的赣南脐橙外,大棚蔬菜、特色养殖等成为赣州扶贫产业的新亮点。

2020年5月23日,赣州市信丰县大塘长岗村的客乡橙园里,“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左)在传授脐橙种植技术 刘青摄

钟大瑛是赣县区白鹭乡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先天性小儿麻痹症,他手脚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受到较大影响,但他智力正常,有较强的脱贫愿望。2015年,白鹭乡党委和政府为他制定了具体的脱贫计划,在产业发展、技术指导、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精准帮扶。

如今,钟大瑛共种植脐橙20亩,板栗、柚子各10亩,每年养鸡5000羽以上,不仅实现脱贫,还成为村里的脱贫带头人。“感谢政府的帮扶,我才能发展起来,才能这么快脱贫致富。”钟大瑛高兴地向半月谈记者介绍他正在修建的新房,对前景的自信写在他的脸上。

赣州市石城县大由乡贫困户在下伊村中药材白芪种植基地劳作 黄媛媛 摄

3

防贫保险:防意外兜底线

近年来,赣州市通过多项举措为群众筑牢防护线,但各种致贫风险仍然存在。对此,赣州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精准防贫保险”,探索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在实践中,赣州市发现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这两类人群容易返贫致贫,极有可能成为‘贫困增量’,因此创新开发了‘精准防贫保险’,保费由政府来补贴。”赣州银保监分局二级调研员温雁萍说,“这一保险不谈盈利,只谈社会责任。”

经过近3年时间探索,精准防贫保险保障对象由农村“两非户”扩展到城镇贫困群众;保障范围由最初的因病、因学、因灾3大风险扩大到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生产资料损失、因失业6大风险;赔付标准也从原先每人最高9万元提升至20万元。

赣县区白鹭乡里仁村地理位置偏远,一些村民以种田为生。“这几年庄稼时常遭到野猪破坏,大伙只能‘打破牙往肚子里吞’。”里仁村驻村第一书记郭礼林说。

今年68岁的贫困户杨怀高就是其中一位。杨怀高一家9口人,除女婿外出务工有一些收入,日常开销都靠家里的5亩稻田和山上的油茶。2019年10月,即将收割的优质稻被野猪损坏了4亩多,油茶也因干旱减产,一共损失了5000余元。“本想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节省一点过日子了。”杨怀高说。

了解到杨怀高一家的情况后,且有“精准防贫保险”这项政策,村里便将他家情况上报。最终,杨怀高获得10800元赔付。面对这一意外补偿,杨怀高高兴坏了,一个劲儿“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赣州市石城县大由乡水南村中力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会为贫困户分红 黄媛媛 摄

截至2020年9月,赣州市20个县(市、区)均已开展了防贫保险,购买保险金额2822余万元,惠及135.39万人,保险理赔1147例,理赔金额544余万元,有效防止1000余户家庭滑落贫困线以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扶贫#低保#就业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