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银票是如何防伪的呢

2020-11-14新闻16

众所周知,银票虽然不过一张薄薄的纸,但其中承载的银两何止千万。如何保证银票安全可靠、不出差错,能够顺利在本地或异地完成兑换及结算,是关系到票号钱庄声誉和名望的头等大事。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银票的防伪无疑是一道难题。然而,古人自有自己独到的智慧。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巧妙地设置保险,令想要投机取巧的伪造者知难而退。

今天,我们就来透过清朝大名鼎鼎的晋商票号的汇票,来一探古代银票是如何防伪的。

上图_ 晋商博物馆馆藏光绪年间乔家大德兴汇票一张

笔迹+印章,防伪“硬防线”

在今天,公司、单位里都有专门人员来负责支票、收据、账单的填写,古时自然也是一样。一般而言,票号钱庄无论是总店还是分店,负责填写汇票金额的人员都相对固定。因此,票据上的书写笔迹就成为古时防伪的一项重要手段。

晋商票号每月都会定期向各分号通报汇票书写人的笔迹特点,使大家一看票上的字,就能辨识汇票的真假。如书写人有变动,则总号和分号会立即互通消息,以便接收票据者能够及时掌握,防止出现差错。中国古代的书法,往往都是一人一种笔势,具有较高的唯一性。即便是师从同一门派,也很难做到字字相同。

有的票号还规定,除汇票书写人要固定外,分号掌柜还必须在每张票据上亲笔签字,不准代笔,这就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上图_ 晋商票号印章

除了笔迹,印章也是古人常用的防伪手段。

晋商每家票号都在汇票首面盖有印章,不仅图案各异,还套用各种颜色,在起到区分作用的同时,亦可以用来辨识真伪。不仅如此,一些知名票号还在汇票上使用水印。这种水印藏在纸内,平时看不到,只有竖起来后一照才能发现。如平遥蔚泰厚票号的汇票,其水印便是“蔚泰厚”三个字。

一般水印只能由总号印制,然后下发各分号,以防盗版。另外在下发途中如有损坏,必须将坏者寄回总号,才能领取新票,以杜绝流失。今日各国所发行的流通用纸钞,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水印作为防伪手段之一,说明此项技术得到了国际的普遍认可,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伟大发明,其首创者便是晋商票号。

上图_ 晋商的票号印章

使用密押,多上一重保险

道光、咸丰之后,随着国力衰退,社会信用也越来越差,伪造银票案屡发。传统笔迹+水印的防伪“二件套”已无法保证票据的安全。为此,晋商票号又开始采用密押方法,作为笔迹、水印之外的第三道保险。

所谓密押,就是将票据金额数及签发时间不以数字填写,代之以汉字作为代号。由于各票号的汉字代号各不相同,这就大大提升了汇票的安全系数。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票号都会定期更换代号,而且代号所对应的数字,往往只有掌柜和账房先生才能知晓,这样就有效降低了汇票被伪造的风险。

下面我们以日升昌票号使用的代号为例,来说明密押如何使用。其中,“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这十个数字,分别以“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来代替;而万、千、百、十这四个位数,分别以国、宝、流、通来代替。

因此,当你看到一张写着“赵国氏宝”的汇票,明白的人就会知道这是日升昌票号开具的一张凭票兑换白银一万两千两的汇票。可要是对不懂密押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在看天书。

上图_ 临县三交镇广茂永记日字捌陆号铜元陆拾枚兑换券

法至精密,杜绝漏洞

千万不要以为,晋商汇票的防伪手段就只有上述三个。实际上,晋商的名号之所以响彻天下,与其建立起的一整套完善的经营制度是分不开的。这套被后世誉为“法至精密”的制度,是保证晋商汇票得以在全国流通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汇票的兑付上,当客商在约定时间到达指定的汇款分号时,分号会先进行收票审核。

无误后,便会在票据上加盖“无用”二字,并把金额用墨水涂掉。兑换完毕后,出具兑换证明,由客商和分号掌柜各执一份,签字画押。再次核对无误后,销毁汇票,将兑换金额及证明留档备查并记入分号流水账单中。在当时,几乎各大晋商票号都采用了上述方法,因此今天流传下来的汇票实物是非常稀少的。

上图_ 晚清同治、光绪年间晋商汇票、会票、兑票实物

其次,汇票如果不慎丢失,持票人可立即联系出票的票号,出具丢失证明并向官府声明汇票作废。票号在出票时都会进行持票人信息登记,并留有汇票副本的存根。除非携带持票人本人的身份证明,否则即便你得到了真汇票,也无法兑换出一两银子。

另外,汇票往往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在金额数或票号名称上加盖票号总号掌柜的印章。在兑换或结算时,负责出款的分号则需要在加盖的印章旁边再盖一个分号印章,并且其要有至少50%的面积盖在总号掌柜的印章之上,如此才能视为此票已完成兑换。上述做法看似繁琐,但无疑大大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上图_ 日升昌记票号创立于1823年(道光三年)前后

得益于上述几近完美的防伪手法,晋商票号的汇票在当时国内完全是和真金白银一样的硬通货,且信誉极高。

道光朝的漕运总督杨以增就曾说:“各省银号汇兑银两,盈千累万,仅以一纸为凭者,信也。”

差不多同时代的江苏巡抚贺长龄也说道:“今日会(汇)票,便于取携……国民两利莫善于此。”

伴随着汇票的普及,以日升昌为代表的一批晋商票号蓬勃发展,名满天下,在中国金融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余秋雨先生就认为,日升昌票号堪称当代我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百年沧桑日升昌》 王夷典 著

【2】《晋商谋略》 张辉 著

【3】《清稗类钞》 徐珂 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收藏#钱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