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考古首次发现颜真卿真迹!他彪悍的人生,不仅字写得好这么简单

2020-11-14新闻17

今日,陕西西咸新区,发掘出了一处唐代贵族墓地群,在一座夫妻合葬得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颜真卿写的墓志铭。

考古人员表示,这是首次科学考古发现颜真卿的真迹。

是的,发现颜真卿的真迹,令人欣喜,因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世人都知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又有“颜筋柳骨”之名号。

不过,颜真卿的人生,远不止书法这么简单,更是一代名臣。

颜真卿名臣的故事,要从安史之乱说起。

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唐朝的中央军一路溃败,最后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逃向巴蜀。

安禄山正做着称帝的美梦,却没想到,有两兄弟,在河北地区,领导着义军作坚强的抵抗。

这两兄弟,就是颜杲卿与颜真卿。

说来也巧,颜真卿本来在长安任职,但因为性情耿介,看不惯杨国忠,所以被排挤出京,任平原太守。

正是因为如此,颜真卿才不会被安禄山、史思明堵在长安,同时也有机会募集义军。

颜真卿不同普通的书生,他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安史之乱还没爆发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安禄山不对劲,有谋反的迹象。

报告给唐玄宗,没用。早就有人说了,唐玄宗不信,于是,颜真卿趁着下了几场雨,以修房子为由,开始修理打造城郡的防御工事,并且准备好了充足的粮草,准备随时募集义军。

因为平原离安禄山管辖的范围很近,所以颜真卿表面上呼朋引伴,谈诗论文,以此麻痹安禄山。

其实,安禄山也发现了颜真卿的动作,只是他觉得一介书生,翻不起什么风浪。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大军,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起兵造反,颜真卿的管辖的平原郡首当其冲。

唐玄宗听到安禄山造反,痛心又悔恨,听到前线传来消息,河北几乎所有的郡县,都投降了安路上。唐玄宗无比失望,在朝廷长叹:难道河北二十个郡,没有一个忠义之士。

就在此时,颜真卿派出的使者,向传来了消息,表示平原郡会誓死抵抗安禄山的叛军。

唐玄宗听到之后,热泪盈眶,感动得不行,他没想到,一个自己不怎么知道的臣子,竟然如此忠义。

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时任常山郡太守,是在安禄山势力范围内的,安禄山举兵,他肯定要表态的。颜杲卿知道,破口大骂,反抗安禄山,只有无谓的牺牲,于是他选择诈降。

安禄山也没那么好糊弄,选了几个颜杲卿的子侄后辈作人质,并在河北地区任命自己的人,担任重要的官职后,就浩浩荡荡的向京城出发了。

安禄山一路高歌猛进,攻下了东京,并且将誓死守城的几位唐朝官员斩首。为了震慑河北各郡,他还命手下段子光带着首级去河北各郡示威。

其他郡,看到段子光,都诚惶诚恐,段子光则更加耀武扬威。不料到了平原郡,迎接段子光的,却是颜真卿的刀剑。

段子光被颜真卿命人一刀砍死,之后颜真卿竖起反抗安禄山的大旗,与颜杲卿遥相呼应,一时间,各郡太守纷纷响应,拉起队伍追随,并推颜真卿为义军盟主。

颜真卿颜杲卿两兄弟在安禄山的后院四处点火,经过四处游说、策反,以及对安禄山死忠派的诱杀。

他们用智慧,重新拉回了那些投降安禄山的郡县,只剩下范阳、卢龙等安禄山直接管理的几个郡县,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听到自己的大本营快要被颜氏兄弟拆完了,连忙派人回援范阳。史思明和蔡希德,各率一万精兵,围攻颜杲卿所在的常山郡。

颜杲卿挡不住,向附近的太原尹王承业求援。王承业手中有兵有粮,但因为他之前冒领了颜杲卿的功劳,担心东窗事发,于是见死不救。

颜杲卿带领将士浴血奋战,坚守了八天,但孤立无援,最终城破被擒,押到了洛阳安禄山面前。

安禄山下令将颜杲卿凌迟,颜杲卿丝毫不惧,破口大骂,没喊一下痛,直至气绝身亡。同时,被处死的,还有颜氏一族三十余人。

颜杲卿殉国,颜真卿悲伤不已,同时又孤掌难鸣,之后他与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联手,勉强维持住了河北的形式。

另一边,河东也出现了两个牛人,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率领唐军,高歌猛进,几乎要将史思明等人击溃。不过因为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向巴蜀,形势发生了逆转。

以致于人心惶惶。幸好,太子李亨继位,给还在坚守的颜真卿、郭子仪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由于安禄山对河北地区反攻的太紧,颜真卿只能放弃了平原郡,去投奔李亨,李亨任命颜真卿为御史大夫。

所以,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书法超群的文人,还是谋略胆识不凡的将帅之才。安史之乱能够被平复,他在河北的牵制起着极大的作用。

他来到李亨身边之后,同样是一位能臣,对于李亨重振朝纲,恢复叛乱的元气,同样有着不少贡献。由于篇幅原因,不能详细论述。

晚年时期,颜真卿去往叛乱的节度使李希烈军中传旨,被李希烈扣留,最后将其缢杀,享年76岁。唐朝三军听闻,为之痛哭。

#考古盗墓#安禄山#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