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双11狂欢第12年,京东还能有什么创新?

2020-11-13新闻19

原标题:双11狂欢第12年,京东还能有什么创新?

11月11日下午2点半,京东“双11”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彼时显示累计成交额为2431亿元,这个数字已经远超去年的2044亿元。数据仍在滚动更新,截止11月12日凌晨,数据最终定格在2715亿,创下新纪录的同时,标志着京东零售生态的又一次进化。

与此同时,内在的京东供应链管理浮出水面,展示出一个独一无二的、高度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双11期间,京东不断完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友好交易平台,通过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打造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融合线上线下众多场景打造购物体验,助力消费升级,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以创新驱动内需市场做大做强,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而在这背后,技术驱动对于物流效率和运力效能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品牌增量场

尽管今年疫情给世界各地经济施予重压,尤其对依赖物流运力的线上销售企业带来严重冲击,但在中国,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经济格局下,各个产业带、城市圈展现出了蓬勃的活力。今年双11当天,零售电商平台京东累计GMV超2715亿元,同时产生了264个销售过亿品牌。

随着实体门店接入数字化经营管理,线上购物品类丰富度提升,导致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线上渠道购物。尤其是生活必需品,母婴、酒水等多个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凭借加速推进的全渠道布局和优质的产品、服务,京东大商超在今年双11期间呈现出惊人的销售爆发力,成为快消品牌最大增量场。”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王凤说,今年双11期间,京东大商超有超过2万个品牌累计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1万3千余个重点品牌销售增长超2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京东生鲜累计卖出19万吨精选好物,其中国产海产同比增长230%,增长尤为明显。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介绍,在今年疫情之下,中国品牌凭借本地化垂直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以及对中国消费者敏感的认知和高速的反应,充分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信赖。因此不仅是生鲜,今年双11京东平台上,销售过亿的品牌中81%是中国品牌。

除了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在现代家庭中,冰洗大家电、数码3C潮玩物件同样必不可少。双11期间,超百万用户在京东抢购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开场十分钟5G手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5倍,华为Mate40系列、小米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翻番;高端游戏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20%,高端RTX系列显卡成交额同比增长180%。

家电方面,双11预售期间,海尔、华为、小米等十个品牌预售订单额率先破亿元。11日0点至10点,冰箱、洗衣机产品整体成交额超去年全天,海尔、美的、格力等主流品牌成交额“秒”速过亿。

京东3C家电零售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赵阔表示,“京东一直在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业务,从更多渠道触达消费者,提升我们的购物频次,提升我们单位时间和空间的浓度和温度。”据悉,继2019年京东电器在重庆开出第一家超级体验店后,今年将有更多旗舰店在各个城市陆续落地。

在衣食之外,用户住行用的消费需求也在持续上行。线上购买,线下消费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路径成为服务型平台发力重点。由此带来增值服务和服务型商品的需求激增。

京东生活服务事业群营销运营部总经理戴莉介绍,目前京东已经在全国29个省份布局超1000家京车会门店、800家好房京选门店,线上汽车保养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18倍,线下看房服务成交率达20%。

买房之后,装修必不可少。京东时尚居家事业群同时兼顾时尚居家热销类目和配套服务解决方案的营运,在其营销运营部总经理罗佳看来,这是一个具有偏差异性、个性化、非标品、随机性购买的品类。在这些特征下,用户天然对商品的极致性价比、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双11首日前10分钟,京东居家成交额同比增长已超过300%,京东居家“省心装”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40%。

时尚领域,双11首日运动品类41分钟超过去年全天数字;京东美妆品类开场前10分钟成交增长4倍。而更细分的奢侈品类目仅10分钟就完成了去年全天销售额,其中奢品服饰成交额同比接近400%,充分证明了个性化奢品需求的旺盛力。

后疫情时代医疗健康消费渐成中国产业发展新风口。京东健康市场及营销运营总经理范卉乐观的认为,疫情引发的用户健康关注提升,“是这场灾难带给我们某种程度上的财富。”双11期间,京东大药房家庭小药箱同比成交超450%,京东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订单同比超六倍。

从单一商品消费到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从简单流通方式到多种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覆盖“衣食住行用”生活全场景,线上和线下零售全渠道的联动能力,成为今年京东双11狂欢大促的主旋律。

新消费时代,在零售电商由商品消费主导转型为服务消费主导的过程中,京东正通过零售体系的协同实践,推动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全面促进多层市场的消费动能。

数字化决策能力升格

差异化、品质化、C2M、下沉、提速......消费升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比如城镇居民很难再接受超过3天等待期的网购,以及品类稀少和低新鲜度的线上商超。而在双11亿万用户、亿级订单的极限当口,高品质和极速服务更考验平台背后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物流基础设施。

双11前夕,京东提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拥抱实体经济、服务消费者,并通过开放供应链驱动制造企业升级、农产品上行、实体零售助推、技术提升物流效率等模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在家电、服饰、消费品、家居等行业,京东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商家降本增效提供了有效助力,商务仓、经济仓、价值供应链、云仓等系列产品和服务,为解决传统供应链痛点进行了充分赋能,驱动京东物流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主管京东智能供应链的最神秘的部门之一,“Y业务部”高级总监胡浩在接受鞭牛士等媒体采访时透露,京东对未来供应链的趋势判断有两点:一是需求驱动,它意味着企业要提前捕捉消费者需求,基于需求驱动整个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包括后端的生产、设计环节。

二是开放协同。京东方面判断未来供应链将成为基础设施,其发展必然经历整合资源完成体系建设,从而进入平台化发展,因此开放协同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开放供应链可以为行业创造巨大价值,为实体经济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在数据支撑基础上,把消费的需求转化成生产的动力。对制造企业而言,不同用户人群对新品的消费和感知度有较大差异,因此前端消费人群数据的分析画像对品牌新品的打造能起到更好的指引作用。

一个例子是,今年双11,京东累计售出超3亿件新品,许多C2M反向定制的商品成为品类第一。意味着这些商品能够解决行业标品痛点,持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双11期间,通过智能预测、自动调拨和智能履约,京东智能供应链帮助3.3万个品牌,超过500万种商品进行销售预测,每天给出超过30万条决策建议,“相当于数万名老采销24小时×7天满负荷的工作,”有效推动行业降本增效。目前京东C2M成交同比增长达228%。

就C2M反向定制模式而言,依托于大数据精准指导和供应链协同开放,京东“智能制造平台”可助力实体企业实现降成本、补短板、促创新,并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新需求,拉动内需扩展消费新增量。

不只是数字化决策能力的提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今年京东双11带动了超过320万家实体零售企业参与,也让更多品牌商家找到了增量市场。例如京东大商超在全渠道共建方面携手京东到家,与超570家连锁商家达成合作,在328个城市打造了1小时生活圈。

新通路帮助品牌、综合商超等实体企业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化的跨品类用户渗透,盘活线下库存,使其在后疫情阶段实现高速增长,同时开启数字化升级转型进程。

强势供应链优势支撑下,产业带直供也成为今年京东双11的一大特色。疫情以来,京东开放供应链、物流、金融、秒杀、直播等多模块助推农产品上行,利用数字经济能力助力农业产业升级。据悉,今年以来,京东在供应端建立上百个产业带,借助大量商家把工厂直发商品引入到京东的渠道。

期间,京东物流以数字化供应链充分帮助小微企业和产地经济链接线上消费红利,挖掘增量价值。据悉,今年京东快递已经发力布局包括春茶、烟台樱桃、大闸蟹、平谷大桃、内蒙古牛羊肉、赣南脐橙等全国530余个农特产地,制定专属供应链方案。

产业带供应链网络的建设以及下沉的建设,能更好的匹配下沉市场和供给侧产业带的商品资源。仅双11期间,京东物流农特产品业务量就环比618增长近5倍。

此外,京东物流双11期间开放业务单量同比增长102%,其中个人快递、京东云仓、京东冷链等业务均实现1倍以上的增长。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赛邦办公用品首次接入双11大促,京东物流智能供应链系统、经济仓、线上秒杀帮助其销售额同比增长700%,单日成交金额突破12万。

更细颗粒度的决策数据支撑是京东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业务的特色。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升级“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核心能力,打通产业带从产品生产到终端营销的全链路,以数据供应链引领物资链,促进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促进产业带协同发展,借助“互联网+”创新模式,以数字化应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据悉,今年双11京东物流智能仓业务量同比增长105%,预售环节预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超级物流大脑、30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高度自动化分拣中心和智能机器人等“新基建”,帮助京东物流从容应对亿级订单。

采访最后,胡浩透露,未来京东一方面会继续开拓运输网络下沉建设,另一方面持续与诸多企业合作共建供应链网络,包括运营网络、网络效率,“让产业带的货品高效运行到京东库房当中去,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上去。”

#京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