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教你如何预防!

2020-11-13新闻28

原标题: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教你如何预防!

最近几年各种甜剧、综艺遍地开花

剧中CP每一句撩人的话语

每一个甜蜜的互动, 弹幕上总会飘过

“甜死了甜死了...”

“糖尿病不会好了...”

“血糖超标了...”这样的话语

虽然这都是小伙伴们表达“爱意”的方式

但是,这些话可不要乱说啊 !

要知道,真正的糖尿病

离我们还真不远啊!

糖尿病不仅不远!

还近得可怕!

在我国,糖尿病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和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最新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到了惊人的50.1%,这意味着:

每 10 位中国成年人中

就有 1 个糖尿病人

每 2 个中国成年人中

就有 1 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按照这一比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 1.14亿人,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 27%, 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前期人数接近 5亿人。

# 世界糖尿病日

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自1991年起,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在每年的11月14日共同赞助举办世界防治糖尿病日(WDD)活动。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护士与糖尿病”。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切实降低糖尿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对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

吃糖太多会得糖尿病?

降糖就得少吃主食?

糖尿病很难预防?

只要吃上了降糖药就等于进入保险箱?

……

诸如此类的谣言你中招了吗?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为以下数值:≥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水平为以下数值:≥7.0mmol/L(126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的种类

过去认为,儿童糖尿病主要为1型,而2型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那些“小胖墩”已经逐渐成为抢占成年糖尿病“地盘”的主力。

1型、2型糖尿病,有啥不同呢?

#

1型糖尿病

由于缺乏胰岛素,血糖很高,发病较急,就诊的时候常常处于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状态。这类患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相对缺陷,初期症状较轻, 大多是能吃能喝的人。这些人平时看着营养状况很好,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治。

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孩子的父母、叔伯、姑舅、姨妈等人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家族中小孩得糖尿病的机率更大。

所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都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饮食油腻、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生活压力大、遗传等都是常见因素。

糖尿病出现的前兆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一旦出现下列征兆,应高度怀疑 2型糖尿病:

① 有口渴、喝水多、尿多;

② 近期食量大增,体重却不升反降;

③ 有不明原因浑身无力、精神差;

④ 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出现“黑棘皮征”(皱褶局部皮肤发黑、粗糙,触之有天鹅绒的感觉);

⑤ 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女孩月经不调伴多囊卵巢综合征;

⑥ 伤口不易愈合,皮肤老长疖子,或女孩常感外阴瘙痒等。

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

▲ 年龄≥40岁。

▲ 有糖调节受损史。

▲ 超重(BMI≥24千克/平方米)或肥胖(BMI≥28千克/ 平方米)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有长期静坐生活方式的人。

▲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注:1.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2.腰围:肋骨下缘与髂棘连线中点的腹部周径。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

在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中,超重或肥胖且伴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

▲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 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

▲ 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如何防治糖尿病

1、教育及心理治疗:正确认识糖尿病,不谈“糖”色变;

2、饮食控制 :

(1)定时定量:按时吃饭,既不暴饮暴食,也不刻意节食;

(2)科学搭配、营养均衡: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清淡饮食、少食油盐,让饮食由“粗放型”走向“精致型”;

3、运动治疗: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从第一口饭算起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20-30分钟;运动时间相对固定,避开药物作用高峰,避免出现低血糖;

4、自我监测:学会使用血糖仪,定期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并做记录;

5、药物治疗:常见的降糖药物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口服降糖药物,另一类为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药物控制不达标,则需要胰岛素配合治疗。因此,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和调整。

糖尿病是伴随终身的疾病

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

大家千万要注意自己的

生活和饮食习惯

重视预防,远离糖尿病!

资料来源 |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东莞疾控、深圳市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