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实际上,当时的北洋政府,并没有向欧洲派出过一兵一卒。
能让当时的贫弱中国与列强并列成为战胜国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华工军团。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同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与法国西北部展开了殊死搏杀。经过一年多惨烈的交战,双方都遭遇了巨大的伤亡。
交战两方兵员锐减,协约国方面,在法国战场的后方与战场补给线上的劳力极度匮乏。特别是经过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后,兵员损失惨重,协约国军队的战场后勤补给线,几乎已经无力维持。
英、法两国政府心急如焚,在尝试了所有的方法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的中国。从1916年5月开始,法英两国先后通过在中国的教会组织,以“骗征”的方式,私自在天津、山东一带招募华工,前往欧洲战场。
一战时期的中国,清政府刚刚被推翻,北洋政府暂时成为中国对外的代言人。一战伊始,中国也有人认识到这是摆脱殖民地命运的好时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式,就是参战。
袁世凯还真敢参战。
袁世凯马上着手收拾占领青岛的德国军队。但万万没想到,对山东垂涎已久的日本和英国抢在北洋政府之前,将青岛和胶济铁路的控制权夺下。
北洋政府甩掉不平等条约的愿望,就这么落空了。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权反复更迭,却从未放弃利用一战的机会取得国际地位的努力,在尝试出兵被日本阻挠后,段祺瑞政府又提出了新的方法——以工代兵。
说白了,就是派遣工人前往欧洲,为英法等协约国进行后勤服务,以换取中国的名字出现在协约国中。英法正求之不得,自然双手赞成。
但是这种方式提出之后,却遭到了国内的质疑:万一英、法等国战败怎么办?到时候同盟国主导世界,成王败寇的大棒一挥,中国也要跟着受到牵连。
不过很快,北洋政府就想出了一个完美的方式:华工的招募和派遣,由私人公司负责运作,而华工在各国的分配,由北洋政府和英、法密谈决定。这方法可谓一箭双雕:
打赢了功劳归北洋政府,输了责任由企业承担。
为了能让劳工们愿意参与这个项目,北洋政府和英、法政府在宣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们不遗余力地告诉劳工们:
他们有固定的劳动合同,固定的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每个人都会有超过他们现在工作所得的工钱,一部分会在欧洲发给他们,而另一部分则会直接发给他们的家人,并特别声明他们是去帮助负责后勤运输,绝对不会将他们派上战场。
安全顾虑消除后,吸引华工开始大批前往欧洲的,无疑是对于他们来说非常优厚的报酬。
当年,山东等地遭遇大旱,庄稼大面积枯死。在贫困交加之下,很多农民竞相报名应征。“给华工的待遇是国内每月给10元大洋,国外再补贴10元。当时的10元大洋可以买1000多斤高粱。这对贫苦的百姓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英、法两国和北洋政府的配合下,中国劳工开始大批报名,赴欧华工的运输工作也逐步开始。由于山东人身材高大健壮,能适应欧洲战场的气候,因此,英法两国将征募的重点放在了山东。
“一战期间,中国赴欧的14万华工军团中,有10万人来自山东。”
1917年1月,第一批赴欧华工从山东威海坐船起航,经马六甲海峡,印度,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到达法国马赛。
华工们不仅要忍受浩瀚莫测的海洋,短缺的船上食物供应,还要时刻祈祷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中的德军潜艇不要发现他们。在这段孤寂漫长的路途中,很多人还没有到达欧洲,就已经失去了生命。
不仅如此,在华工赴欧进行一个多月后,更大的悲剧降临了。
1917年2月24日,法国运送华工的“亚伦号”运输船,在地中海被德军潜艇的鱼雷击中,船上载着约900名华工,其中543人死亡,事发之后,北洋政府对英法提起了赔偿,争取到了每人1000元的赔偿金。
这543名华工的死,给了北洋政府翻身的机会。段祺瑞立刻命令军队将山东收回,废除了和德国、奥匈帝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治外法权,庚子赔款中对德国的赔款,也全部被取消。
这次事故,最终导致段祺瑞领导的北洋政府对德国和奥地利同盟国宣战,但除了华工以外,欧洲依然没有北洋政府的一兵一卒。
华工的生命,换来了国耻的洗刷。但是这对于远在欧洲的华工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到达欧洲的 14万多华工,有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3.7万人由法军支配,另外1万余人则在美国赴欧远征军中服役。当他们真正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很多人都后悔了。
因为英国人和法国人让他们做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简单的后勤补给。
英法两国和北洋政府的协议里,本来有华工不上战场这一条文,但是随着战斗的进行,这一条文变得形同废纸。
华工们不再简单的进行后勤运输,而是直接被派往前线运送弹药,抢运伤员,到后来挖战壕、扛炮弹、掩埋尸体都成了华工的工作,而身处战场险境当中,他们没有一点防护措施,甚至衣不遮体。
他们是一群本分老实的中国人,为了生计来到欧洲,却成了离战争炮火最近的炮灰。
他们大多对现代战争没有概念,面对轰鸣的大炮和坦克,他们只能哭喊着逃跑。
很多时候,英军和法军在撤退时都不通知正在前线作业的华工,他们无助地呼救却没有任何回应,很多人就此牺牲。而眼看见无数死亡却幸存下来的华工,很多也被强大的压力击垮,成为了精神病。
他们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却一度在欧洲称为“华人工蚁”。
一战期间,一共有约两万名华工在战争中死亡或者失踪。他们没有名字和编号,就那样消失了。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奥匈帝国投降,听闻消息的中国人为之振奋,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以战胜国身份赢得一场战争。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等战胜国竟然宣称“中国未派一兵一卒”,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一切利益转让给日本。面对列强的无耻言行,参加和会中国代表之一的顾维钧愤怒地说,
“14万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
获知列强将达成对华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妄图瓜分山东时,在欧华工群情激奋。华工军团迅速组织华工代表,上书中国谈判代表陆征祥,要求北洋政府在和会上维护中国利益,不向列强低头。华工代表在上书时,甚至附带了一把手枪——
“苟签字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
华工军团的热血,并没有改变巴黎和会的结果。作为弱国的中国,没能维护住自己的国家尊严和利益。而欧洲的华工们,也开始各自不同的命运。
为战胜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华工军团,并没有受到英雄的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反而被视为危害地方治安的替罪羊,于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回国。
最终回到中国的华工,有11万人,另有3000多华工则选择在法国定居,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直到199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80年后,在法国华裔和华人的努力下,法国政府在巴黎13区华人城博德古尔公园内,竖立起一座花岗岩石碑,用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感叹:“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