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以“鲲鹏展翅 共赢计算新时代”为主题的2020上海鲲鹏生态伙伴大会成功举行。同时,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也在本次大会宣布正式启用。
会上,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王晓妹,徐汇区科委副主任张宁,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华为上海代表处代表董刚,华为上海代表处云与计算部长张英梗,华为上海徐汇区总经理文东的共同见证下,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与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晏波、华为上海代表处政企部长刘正宝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推进智能终端快速发展、营造合作发展环境等领域开展合作,聚合产业上下游资源,促进徐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国内产业生态高地。华为公司将充分发挥联接和计算核心技术能力以及产业生态链整合能力,推动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上海和徐汇区构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也在本次大会宣布启用,生态创新中心将以鲲鹏计算为核心,融合AI、基础软件等全栈技术,通过技术验证、应用示范、开发生态、人才培养,打通“政学产研用”生态闭环,打造计算产业创新高地。同时,立足上海徐汇,以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为起点,依托上海优势产业资源,打造辐射长三角,强势打造面向全国的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推进信息技术创新项目落地发展。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正在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在今年疫情形势下,上海要抢抓“在线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兴起的机遇。一是要坚持科技引领、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二是要坚持融合汇智、赋能百业,优化高性能的计算新服务,构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模式。三是要坚持多元开放、深度协作,通过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打造全链条产业新生态。
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表示,面对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希望通过合力共建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真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占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生态,有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同时,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成为引领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区域大所集聚优势,推动产业伙伴共铸高度活跃的创新生态圈;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投资发展环境,助力各类生态企业在徐汇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上海数字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同时上海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是全国高校和产业人才的聚集地。华为将大力推进鲲鹏和昇腾生态在上海的发展,以鲲鹏生态助力打造信息技术那个创新标杆,以昇腾生态助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以“智能基座”助力人才培养,把计算打造成为上海新型支柱产业,携手全产业链上下游伙伴,驱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厚计算产业人才,保障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深圳市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研究院院长曹和平从产业的十大环节阐述了新基建浪潮下算力、算能对计算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鲲鹏作为多样性算力的代表已广泛应用国计民生领域,在政府领域,上海“一网通办”、“随申码”的应用背后都有鲲鹏技术的支撑。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王晓妹在本次大会上分享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政务云建设进展,她表示,上海政务云创新区建设逐步深入,政务系统基于鲲鹏技术底座的适配改造正在推进,并按照“端到端”的方向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力争在创新领域做出全国性的标杆。同时,以创新区建设为轴心,积极推动以鲲鹏技术为牵引的软件应用产业生态,孵化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集群,努力在创新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和引领示范效应。
计算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育,而人才培育离不开高校的支持与投入。本次大会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华东理工、上海大学、上海理工七所上海高校与华为公司举行了“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启动仪式。该基地将聚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信息技术领域,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立足上海、辐射华东、面向全国,为鲲鹏计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适应创新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激发全国师生参与校园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智慧校园,由我创造”的校园生态,华为携手复旦大学,联合举办华为云智慧校园应用创新大赛,为国家培育适合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助力民族软件技术自主创新与发展提升。(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