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百年,中国是落后的。过去一百年,中国想追回来。过去二十年,中国逐渐复兴。在追赶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因为我们落后,我们要学的还很多。领先的时候抬头望去,茫茫一片旷野,别说没有路标,连路都没有,其它人不是在旁边就是在后面。该往哪儿走?该怎么走?此时需要独立思考能力和决断力,这是中国在近100年未曾遇到过的挑战。汽车行业也是一样。
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一部分自主车企站到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前沿,面临的同样是往哪去、怎么去的问题。一直立足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没时间彷徨犹豫,它拿出了一台专门为插混动力系统开发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来叙述它对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方向的判断。所以我们不妨跟着比亚迪,看看它的解体思路。
插混市场大有可为
特意研发一台插电混动系统专用的发动机,完全是因为比亚迪看好未来5至10年插混车的市场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提及,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要占到新车总销量的20%。就目前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在5年的时间里,电池的能量密度依然难以实现大幅度的飞跃,主要的提升方向是压缩成本、提高充电效率、提高安全性,因此纯电车的续航里程与整体成本之间的矛盾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插电混动依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手段。在政策指导的框架下,插混是有发展前途的一条路。
再看市场空间,现在10万出头的合资轿车、自主SUV,每个月的销量能摸到5万这个数字,可以想象中国的普通家用车市场空间有多大。这么大的一块蛋糕放在这,没有人不想吃,最近的很多车企针对性推出新车的动作都表明,他们已经盯死了这块蛋糕,比亚迪也一样。不过比亚迪的做法不同,用燃油车去跟合资车刚正面显然不明智,即使说燃油车技术不相上下,合资品牌几十年的口碑积累并非朝夕可破。此刻古老的智慧再次上线,田忌赛马的故事又一次上演。电力驱动天生要比燃油驱动更强劲、更安静,没有人会否认电动车的性能和驾驶质感。那么摆在比亚迪面前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只要能把插电混动车的成本压到同级合资车的水平,靠更强的性能和质感就能收获一批过去的燃油车用户。
战略问题想清楚之后,剩下的就是战术问题了。
以退为进扬长避短
干了10多年的DM双模混动,比亚迪在技术路线上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这台1.5L发动机算是把内燃机不想干的、干不好的活儿都甩给了电机和电池。干得好的部分就再深挖潜力,努力把燃油机做成电动系统的辅机。
作为辅机,这台汽油机只需要干好三件事,保续航、跑高速、低能耗。没有了性能指标的压力,比亚迪把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干到了43%。
具体的实现手段包括:15.5的机械压缩比,跟马自达一样并非实际压缩比,为了实现阿特金森循环,它的进气门在压缩行程里还有一段时间是打开的;增大冲程缸径比,以减小燃烧室直径,让混合器聚集在火花塞周围;EGR废气再循环,降低燃烧温度抑制爆震;重新设计的缸盖、缸体水道,实现分体冷却控制温度;曲轴驱动的附件改电动,包括水泵、压缩机、真空泵,这跟时下流行的48V轻混思路一致,再加上变排量机油泵和特选的0W20低粘度机油,把摩擦损耗降到最低;最后是新的ECU模块,适应新的工况。
以上这些还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完成的,所以有新技术的堆上去就得有新技术撤下来,所谓择优装备。这台发动机上取消的技术包括:缸内直喷、排气VVT,这两项能省下千把块钱的成本,使得这台发动机的总成本没有提高。另外用软件复杂化替代硬件复杂化也是优化成本的一条思路。果然在中国人力成本不叫事啊,几百行代码加加班就出来了……
综合下来,比亚迪插混系统的思路就很清楚了。个人车主60-80公里的短途内,电动有无与伦比的优势,靠纯电就够用。偶尔长途,汽油机可以解决里程焦虑。高速工况,是电动机和电池的劣势领域、汽油机的优势领域,充分利用汽油机的优势维持低能耗。也算是比亚迪这么多年搞混动的经验所成。
写在最后
从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比重看,DM双模能占到3-4成,纯电动还是要更多一些,这里面有一线城市政策的因素。至于一线城市的用户现在有多难啃,在往高端爬的自主品牌比我们更有切身体会。现在的插电混动在一线城市里反正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政策照顾,比亚迪干脆把目光放到了三、四、五线,那里正是现在大量消费10万级合资轿车的地方。
其实比较起来三、四、五线要比一、二线城市具有更好的充电条件,谁家还没个院子?只要解决好动辄往返上百公里的出行续航问题,实惠的电车是很有优势的。正是因此,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会最先落在秦PLUS和宋PLUS这两款车上。有了销量做支撑,比亚迪向新而行的步子才能迈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