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泉州海丝史话】“海丝”贸易之主要商品|“海丝”贸易中的茶叶

2020-11-13新闻15

原标题:【泉州海丝史话】“海丝”贸易之主要商品|“海丝”贸易中的茶叶

第四章

贸易

第四节 “海丝”贸易中的茶叶

泉州先民早在东晋时期就开始种茶。

茶是泉州特产,茶树栽培和茶叶焙制的技术工艺起源很早。解放初,在南安县九日山莲花峰曾发现“莲花茶襟,太元丙子”的石刻,太元丙子为东晋司马曜的年号,相当公元376年,这是福建全省最早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可见那时丰州一带种茶已有一定规模,且官方已开始征茶税或贡茶。泉南多丘陵崖壑,气候温和润湿,春夏多雾,宜于茶树生长,且多为优良茶种。南安丰州莲花峰前的“不老亭”,俗称“石亭”,所产茶叶就得名为“石亭绿”,是一种炒青绿茶。晚唐时种茶已很普遍,一到采茶季节,山上茶园到处泛起采茶歌声。唐学士诗人韩倔 (844— 923年 )流寓于丰州,在莲花峰一带,过着“枳篱茅屋共桑麻”的隐居生活。他在《信笔》一诗中写道 :“柳密藏烟易,松长见日多。石崖觅之叟,乡俗采茶歌”。唐天复、天祐间 (901— 907年 ),莲花峰有一莲花台寺。南宋时,寺僧净业在莲花石瓣间发现一新茶丛,采摘冲泡,味道清香,成为提神益思的理想饮料。净业和另一寺僧胜因共同培植新苗,并致力研究制茶技术,为此开发出“石亭绿”新品种和制茶工艺。到清朝道光年间 (1821——1850年 ),品种更优。寺僧复本带“石亭绿”上京进贡,道光御书“上品莲花”赐赠复本,从此“石亭绿”驰名中外,甚至连不少英商都来闽买茶,专挑这一品种。茶园由此得到迅速发展,产量和制茶技术又有新的发展。清末莲花寺僧明宗管理茶园、潜心研究,细心鉴别,又分出新品种 :叶面狭尖,边有锯齿状的叫“白观音” ;心叶有红色的叫“红梅占” ;叶呈瓜子形的叫“瓜子叶” ;春分尾可采的叫“春分早” ;到谷雨才萌芽的叫“不知春”。于是石亭绿产区虽小,但独具一格,历千年而不衰,成为福建茶叶中最早的优良品种之一。它气味浓郁,余韵清甜,极度提神,具有“三绿”—茶叶银灰绿色,泡后茶水是绿色,茶叶渣仍为绿色;“三香”——杏仁香、绿豆香、兰花香等特色。因而,石亭绿被誉为“色、香、韵”三绝。

唐上元时(760年 )陆羽著的《茶经》三篇,记叙茶的产地、制茶方法和茶具都很具体,其中就提到安溪亦产茶,可见当时安溪茶已知名省内外。北宋治平元年 (1064年 )蔡襄知泉州时,撰《茶录》二卷,该书提到“泉州 (府 )七县皆有,而以晋江之清源洞、南安一片瓦产者尤佳”。《茶录》是继《茶经》之后又一部论茶的科学专著。

《茶录》上卷专论茶叶的色、香、味和各类茶叶的制造、收存、保藏的方法。在论述茶香时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这是我国在制茶技术上掺和香料的首次记载。龙脑在宋时是泉州从海外经常进口的香料之一。蔡襄在了解泉州各县制茶技术时,发现这一人工掺和香料的工艺值得一记。他还亲自监制茶中极品“小龙团”贡茶。

《茶录》下卷专述茶器,包括制茶的工具、品茗的用具,还兼论泡饮和品茗的方法。所列的工具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铲、茶碾、茶罗、茶盏、茶匙等。在“茶盏”一节中,介绍驰名国内和日本的北宋建窑珍品黑釉的“兔毫盏”。他认为“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胎微厚,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制茶工艺自唐至宋,一般是把蒸后的茶叶,用手碾或“水碾”碾碎,再罗细成茶末,压成团饼茶等几道工序,还是属于未经发酵的绿茶类,以后逐渐向蒸青散茶方向发展。又后,个别地区发明“炒青茶”的工艺。到明代,制茶工艺又有进一步发展,在采茶“晒青”后,既炒又焙的“制青茶”新工艺出现,这就是“乌龙茶制法”的前身。而开发这种新工艺的是泉州人。原来自唐至宋,佛教寺院提倡“禅农并重”,名山宝刹,广泛种植和焙制“寺院茶”。当时武夷山寺院茶已驰誉国内外。据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以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可见数百年来,武夷名茶乃出自晋江僧人、泉州茶师。明朝时,他们掌握茶园培植和茶叶焙制工艺。这为以后由他们开发出“乌龙茶”制作技术打下基础。明末清初,兴起采茶“晒青”后、又炒又焙的制茶新工艺,这是“乌龙茶制作”的兴起。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既具有未发酵的绿茶的清、芬、香,又兼有发酵制成的红茶的浓、醇、鲜等特点。既爽利可口,却无红茶的带涩和绿茶的微苦。加上一套泡饮的茶艺,小巧茶具,新泉活火,旋沏旋啜(小口慢饮 ),就可尽得声、色、香、味之韵事。按乌龙茶有铁观音、本山、黄棪 (旦 )、黄金桂、水仙、乌龙等64种。安溪以产铁观音、本山、黄金桂闻名中外 ;永春以产水仙、佛手著称。民国期间,泉州城盛行手工精制茶,把从安溪、永春运来的粗制茶,加以精制包装,再售于国内外市场。

明末清初,安溪县茶农采用全丛伞状压条法繁殖。清代安溪茶区出现茶叶长穗扦插技术。

安溪茶得益于其山区自然条件。早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 ),安溪县尧阳人发现名茶,进贡朝廷后,乾隆皇帝十分赞赏,赐名“南岩铁观音”。乾隆五年 (1740年 ),王冬水将它包装配箱,销往海外,自后驰名不绝。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泉州人黄抟扶曾倡办清源种茶公司,从崇安、武夷、建瓯、安溪等地引进水仙种、铁观音、软枝乌龙茶等良种。而安溪茶外销旺盛,茶园不断扩大,种茶和制茶技术不断提高。

据史志及相关资料记载,宋元时代经由泉州输出的商品中,有一部分是泉州本地产的茶叶,如清源岩茶、莲花峰茶等,还有建州腊茶等外地州郡土特产品,主要畅销东南亚一带。

最迟在北宋皇祐年间(1049— 1054年 ),泉州茶已大量外销,晋江南大宅等村广植茶圃,茶产品曾远销广东、广西及交趾越南等地。到南宋,泉州茶叶与瓷器、酒等同为海外各国“皆所愿得”的重要出口商品。

从泉州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遗存物看,泉州茶叶的出口在泉州“海丝”贸易往来中占据相当的比重。

宋末元初,泉州阿拉伯巨商蒲寿庚,在长达几十年的海外贸易中,除从阿拉伯等地进口香料外,从泉州及从泉州港启运海外的茶叶,也占其海外贸易相当的份量。

明永乐年间七下西洋的郑和,在其多次的对外海交航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茶叶,这些茶叶有来自泉州地产名茶,也有来自内陆其他地方的茶叶品种。

清代,泉州行业贸易商郊行“茶郊”盛行,与北方贸易时,大量的泉州茶及武夷茶通过晋商等,输往蒙古及俄罗斯、中亚等地。据记载,宁波郊商 40余艘乌船曾从泉州购买大量茶叶,转售北方及外国。以郑芝龙为首的郑氏海商集团,在明末清初,垄断整个东南沿海贸易,大量转运贸易茶叶等农特产品于日本、琉球、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家族于 1671年允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台湾设立商行,从事茶叶等商品贸易。郑氏海商集团还与吕宋、暹罗、柬埔寨、越南等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大量从事茶叶等方面的贸易。但清中期后,茶叶被朝廷列为禁止出口商品(嘉庆间 )。

据成书于1644年的英茶商托马斯·卡洛韦《茶叶的种植、质量和品质》一书记载,“英国的茶叶,起初是由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而引进自厦门的茶叶即大多来自与其近在咫尺的泉州,特别是安溪、永春山区。明末清初,郑成功据守金、厦、台三岛,以 80艘商船开辟三条海外航线,与东南亚和日本、朝鲜等国通商。这时东南亚及西方各国商人也纷纷找郑成功做生意,大量采购茶叶、丝绸、砂糖等。此前,郑成功父叔郑芝龙、郑芝莞等纵横闽台黄金水道,几乎垄断整个东南贸易,其贸易往来的大宗商品就包括茶叶出口。施琅统一台湾后,南安石井人继郑氏之后,成为东南沿海一带与各国贸易的大海商,茶叶输出仍为其主要商品。另据资料统计,自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至清光绪七年 (1881年 )40年中,茶叶出口占厦门关道出口总值的 40%,这些茶叶由外国洋行把持,销往欧美各地。 1858— 1864年,厦门口岸每年茶叶输出为 6— 8万担, 1877年达 11万担,主要销售地为英美及东南亚各国。这些茶叶,大多产自毗邻的泉州山区县。 1881年后厦门港开始主销台湾茶叶,仅 1891年一年,即销了 18万担。

#茶叶#海丝#商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