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三五”徐州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2020-11-13新闻18

铜山汉王镇紫山村。

◎文/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图/徐报融媒记者 孙井贤

乡愁,是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与认同。绿水青山的田园乡村、日新月异的现代都市,都是乡愁的载体。

五年蝶变,徐州的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愁,被赋予了更美好的真实图景。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让城市更幸福,让乡村更宜居。

城与乡,都在变得更加美好。

美好家园提升市民幸福感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老旧小区、散片区治理实现“红物业”管理;狠抓市容市貌整治,稳步推进垃圾分类;深入开展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努力提升城市颜值……身在主城区,环境的巨变让市民们幸福感不断增强。

热气腾腾的早餐、摆放整齐的水果、干净整洁的市容……市民张倩倩的一天,从云龙区黄山街道绿地便民疏导点的一碗馄饨开始。“疏导点提档升级之后,既干净又卫生!”张倩倩说。摊主姚师傅介绍,现在商贩和群众都很自觉,不乱扔垃圾,主动维护市容环境,共同为文明城市建设尽一份力。

自2017年拿到“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后,我市始终按照“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的要求,巩固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我市通过取缔、提档升级、全面改造等方式对各地疏导点进行了专项整治,同时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水平,塑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和生活秩序。

今年10月以来,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已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共8部;正在开展工作及办理前期手续的电梯共139部,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鼓楼、云龙、泉山3个主城区纷纷推出特色提升工程,在城市面貌变美的同时,让百姓生活更舒心。

鼓楼区全方位提升基础功能,统筹推进76项城建重点工程,白云立交扩容、解放北路改造加快实施,襄王路宕口修复竣工通车,106个老旧小区、45个散片区治理实现“红物业”管理。多维度建设美丽鼓楼,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前三季度鼓楼国控点PM2.5平均浓度全市最优,污染土地治理步伐加快,辛山樱花谷、大运河文化带鼓楼段进展有序,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推进。

云龙区实施“美丽云龙”三年行动,老城区见缝插绿、立体增绿5.86万平方米,新城区新增公园绿地11万平方米。同时,取缔剪子股、丰储街马路市场,改造提升疏导点22处,275个小区建成垃圾分类设施,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泉山区全面实施民生“六心工程”,集中精力办好为民实事。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0581人,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2992人;清淤33条道路管网,整治24个易淹易涝片区,完成24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新(续)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建成4万平方米的街头绿地、口袋公园、文化馆、图书馆等,市民生活更舒心便利。

乡村振兴铺展美好新画卷

农房改善实现全方位升级,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入,村庄公共空间治理扎实高效,村里的垃圾实行了分类处置,昔日臭气熏天、漂满垃圾的坑塘河流重新变得清澈见底,农村教育医疗条件显著提升……五年来,随着广袤农村大地上呈现的美丽嬗变,农民幸福感与日俱增。

各县(市)区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突破,围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汇聚资源,整合政策,强化措施,农村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今年3月份,在全省涉农县(市)区2019年度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综合评估中,沛县位居第一等次前列,为我市唯一一个第一等次。

从狭窄阴暗的土瓦房、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各具特色的小楼、四通八达的公路、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家园,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一个个昔日灰头土脸的“土村庄”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浪潮中加速蝶变。

在沛县五段镇后六段村,村民郭红梅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十分感慨。他们家紧靠村内东西主干道,以前道路都是泥土路,车来车往,家里家外都是灰尘,道路两边是臭水沟,一到夏天,家里连窗户都不能开。现在,家里旱厕改成了水冲厕,围墙墙面做了美化,道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臭水沟铺上管网埋在地下,院子外大门两边建成了小花园,一年四季有花有树,“像住在公园里似的。”说起如今惬意又红火的小日子,郭红梅乐得合不拢嘴。

“以前村庄环境差,都是土路,到处堆着柴火垛等,现在我们社区铺的是柏油路,水电气网全都有,出门就能游园,还有商业街、幼儿园、图书室、超市、健身房、医院、议事堂等,生活在这里和城市社区一样。”看着正在加快建设的睢宁姚集镇陈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第一批入住的村民,陈言涛由衷地高兴。

发生在后六段村、陈井社区的精彩故事,是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改善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农房改善项目110个、改善农民4.59万户,7个农房改善项目被命名为省特色田园乡村, 13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创建项目名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乡村更美丽了。乡愁,增添了更动人的时代内涵。

文明风尚塑造城乡新面貌

城市因人而生,又因人而美。人的行为文明与否,关系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文明是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文明理念在徐州已经深入人心。乘公交车时自觉排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旅游观光文明有序、吃饭打包杜绝浪费……这些文明细节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常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美丽徐州,除了要有美丽的市容村貌,更要有美好的人文风尚。

在贾汪区马庄村,以文化聚民心、成风化俗树新风,乡风文明的“马庄经验”叫响全国;新沂马陵山镇高原村通过“以孝治村”提升乡村文明,将孝文化贯穿村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收到了明显成效;邳州官湖镇授贤村重启授贤古会,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庆祝躬耕陇亩的辛劳、重构和睦邻里关系……

我市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和文明村镇创建,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推动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实现村级全覆盖。同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农民精神风貌得到持续提升。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全市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生动实践中,在全市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美丽和谐的城乡画卷正在淮海大地上铺陈开来。

#环境整治#垃圾分类#乡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