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马桥产城融合赋能宜居宜业 打造世界经编名城

2020-11-13新闻10

来源:海宁日报-爱海宁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周志伟 褚晶君 通讯员 杨路钱

秋日马桥看古今。东部粮仓,满眼尽收金黄;中部宜居天堂,共享城南品质;西部钱庄,蝶变“寸土寸金”的高新产业园。打破空间制约,让东中部成长更加精致;聚合创新资源,西部汇集产业发展新生力量……近年来,马桥街道(经编园区)以城引产,以产兴城,加紧谋新篇布新局,发挥平台、产业自身优势,加快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步伐,宜居宜业的城市南大门正加速崛起。

产业升级园区种出“科创森林”

全球8万台经编机,6万台在中国、5000台在马桥,这里是世界上经编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经编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而伴随着资源要素制约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海宁经编也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马桥以创新为翼,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在园区种出了一片“科创森林”。

机器运转声轰鸣,开足马力作业……近日上午,在浙江成如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多条生产线的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员工们在各自岗位有条不紊地操控设备,加足马力赶制订单。近年来,成如旦聚焦玻璃纤维技术,坚持发展创新,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产品市场延伸至欧美、大洋洲、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科技创新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也赋予了成如旦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但是公司发展逆势而扬,前三季度,公司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成多。

而在鸿燕新材料生产车间,一台台进口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一匹匹玻璃纤维细纱织物正源源不断走下流水线。“别小看这块白色的毯子,披在身上可以火中逃生。在国外很普遍,家庭和公共场所必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瞄准高端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近年来,鸿燕新材料独辟蹊径,两年多投资1.5亿元,把玻璃纤维细纱织物转化为灭火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环保、家居及军工等领域,让纺织品提升到了“五星级”。

和鸿燕新材料、成如旦不同,超达经编更多地在向智能化要产能、要效益。走进超达经编氨纶织造生产区,四块看板上显示着织机监控、停机情况、织轴剩余时间等设备生产数据。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该车间实现机联网智能化生产管理,原料进出记录、智能排单等织造全流程都能自动化作业。智能工厂项目让企业整体产能提升了10%,产品质量提升了80%,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技术革命推动企业进步,在科技创新中实现转型升级。随着新产品层出不穷,马桥经编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张,同时刷新了一个个新纪录。在新技术的持续注入下,马桥经编已经涉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个人防护等诸多方面,成为了全球经编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内拓外联 提升平台经济发展影响力

平台为经济发展赋予新动能,马桥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培育平台经济发展,众多企业则依托平台,不断拓展业务,规模日益壮大,一批平台经济项目发展亮点纷呈。

明士达是经编园区的老牌企业,从传统经编织造起步,慢慢拓展到后道的涂层和压延,公司开发的新材料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适应公司发展,进一步扩展市场,近年来,企业依托新项目实现发展再上新台阶。“企业扩张遭遇瓶颈,想扩大生产但相关手续却非常复杂,我们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幸亏园区平台给与了强有力的支撑。”明仕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明仕达周边企业林立,在企业不断外拓过程中,园区工作人员开展‘挂图作战’,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了企业服务。今年4月初,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到马桥街道党委书记、经编园区管委会主任章如强手中。为了保障明士达重大项目的正常推进,章如强把服务团队办公室搬到了工地上,攻坚遗留户、协助企业倒排工期、推动相关部门并联审批……在市有关部门的“组团”跟踪服务下,明士达三期项目在5月31日正式开工,成为嘉兴乃至全省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

内拓外延,产业向上生长。为加快海宁市经编产业的提升发展,海宁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年初就提出了经编园区扩容提质总体思路,在不调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促进马桥、丁桥、斜桥三地的联动发展,同时对已建成区进行提升改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城市的标准建设园区,加快了产城融合步伐。空间裂变,让平台能级跨越式提升。以“国家特色工业园区”为定位,三桥联动开发区块谋划合成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聚焦纺织新材料、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功能性纺织品等,与上海东华大学合作,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将对整个纺织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打造新材料高地;适度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家居等产业。正在柏士区块和平阳堰港周边区块谋划和启动建设经编新材料创新基地,主要发展经编新材料产业和时尚经编产业,兼顾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做强城市工业,以产城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宜居宜业 产城融合构筑品质城南

产业提档升级,马桥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精致。当下的洛溪河南畔,岸绿景美、河水清澈,一条蓝色步道蜿蜒曲折,如飘带般点缀在河之畔、绿之间。漫步其间,总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这里环境特别好,下班后,我经常来这里散步。”家住桐溪景苑的李先生说,他是这里的常客,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他总喜欢在绿道上快走一圈,“这里风景美,又挨着河,空气很清新,是个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宜居宜业、品质幸福是这几年马桥居民的最直观感受,更是马桥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说生态绿化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就让居民住得更舒心、行得更便捷。去年年底,马桥新建或改造的平阳路(绿港段)、国榷路南延(马桥中心幼儿园-525国道)等7条道路全部通车。今年,除了文苑路和文宗路南延,马桥还新建改造一批道路。多横多纵道路框架的打通和提升,将整个板块的经济、人居、商业、生态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农村到城市,变化的不仅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品质。今年,马桥制定出台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工作方案,启动并完成先锋村、新场村、柏士村撤村建居,撤销原先锋村、新场、柏士村建制,调整为先锋、新场、柏士社区,同时聚焦治理模式、服务意识、居民素质 “三大焦点”,同步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城乡一体新社区治理深度提升,统筹城南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漂亮的民居、便利齐全的配套。如今,马桥以更加生态宜居的面貌,呈现在居民眼前。住进新社区,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浓浓的“城市气息”。傍晚时分,柏士花苑小区的新建的健身公园内人气颇旺,不少居民吃过晚饭便来此处锻炼、聊天。

如今,在马桥,城乡二元鸿沟正在慢慢消弭。农贸市场、幼儿园、小学、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乡村面貌今非昔比,一个实力强、城乡美、民生优的宜居“城南新区”越发立体。

#经编#马桥#宜居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