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老年人生病之前,科学评价他们的健康水平,并提前进行干预,提高其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11月13日,全市首个社区综合康养指数体系——“三适能”社区综合康养指数体系在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发布。截至目前,北下关街道已经根据该指数体系为辖区1400多位老年人进行了评估,并将根据结果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
“‘三适能’包括体适能、脑适能和情感适能。”北下关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养老工作负责人刘佩桐告诉记者,这个指数体系共有30多项评价指标。如体适能方面,测试舒张压、BMI指数、平衡力、走路能力等;脑适能方面,测试逻辑推理能力、物品分类、信息加工、辨色能力等;情感适能方面,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活动参与度等。通过一个社区老年人情感适能总体得分,能看出各个社区活动开展的多少、受老年人欢迎的程度如何,以及社区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等。
通过这个体系进行评估后,老年人可以获得自己的健康评估数据报告,根据其薄弱的方面,自行选择辖区养老机构举办的专项康养训练课程,科学、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并且随时可以再次评估,从而构建出“评估-训练-提升-再评估”的良性循环康养服务体系。
该体系经由国家卫健委科研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技术工程实验室参与研究并指导。截至目前,北下关街道已经为31个社区1400多位老年人进行了评估。“总的来说,体适能得分还好,跟老年人比较重视体育锻炼有关。但脑适能得分普遍偏低,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康养机构,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刘佩桐说。
“这个测试和医院的体检不一样,很细。我得了90多分,算高的。但我脑适能丢分多,比如有一道测试题,看手机上有人说一段话,看完放下手机让你复述。我就没记住。”家住交大家园社区、今年65岁的王燕阿姨说。老年人在家里挺孤单的,没人说话,大脑反应能力慢慢就下降了。“以后我还要多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出来见见人、说说话、搞搞活动,提高脑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