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3日电 家住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望湖住宅小区的居民最近发现,楼下的垃圾桶改成了一座“智能化垃圾分类屋”,居民需在规定的时间点内到指定位置投放垃圾,而和垃圾桶一起消失不见的还有脏污的地面和熏人的异味。
为加强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瓯海区正推行“无桶小区”。该举措从7月推行至今,小区环境有了明显提升,居民反对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慢慢成为小区居民的习惯了。
瓯海区其他垃圾直运
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已一年有余,从不适应到逐渐习惯,从反思到改变,中国各地民众都在努力适应垃圾分类“新时尚”,多地政府亦多措并举打好这场“垃圾之战”。
改革先行地温州市瓯海区经过一番努力,已实现“双百目标”——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并在高标准小区、定时定点清运、分类直运、示范片区等方面协同推进,构建起以组织机构为核心,宣传引导为依托,试点建设为突破,体系完善为导向的整体格局。
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表示,瓯海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瓯海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
“变废为宝”求增量
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再生资源尤其如此。杭州余杭“虎哥模式”、宁波“搭把手模式”等,便是在再生资源体系建设之中应运而生的典范。
瓯海区亦在思考再生资源该何去何从?
据介绍,该区以“三级网络”回收体系为载体,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通过学习借鉴“搭把手”“虎哥”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成功经验,联合第三方成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打造“中回+供销”模式,共同运营瓯海区再生资源体系。
如今,瓯海区一些小区、村居设置了垃圾回收网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目前也在筹建当中,积极打造村居(小区)、镇街、区三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瓯海区易腐垃圾直运
“撤桶并点”助减量
垃圾分类的探索实践中,“高楼撤桶”“撤桶并点”是目前解决源头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
今年以来,瓯海区全面推进“高楼撤桶”“撤桶并点”工作,实行“两定四分”模式,按照150户-300户在小区设置“瓯e站”分类屋,每个集中投放点配置1名劝导员,形成垃圾分类点位建设的标准化模式,让居民将垃圾投放到集中分类投放点,有效做到源头减量。
据观察,“瓯e站”针对误时投放的居民,实行24小时开放,配备扫码、人脸识别、自动称重等功能,高效实现投放垃圾溯源,方便劝导员进行针对性劝导,提高居民分类准确率,还贴心地配备锯齿状破袋装置和洗手台,便于居民投放垃圾和清洗。
截至目前,瓯海区200多座时尚美观的“瓯e站”分类屋已经投入使用,“瓯e站”分类屋外观时尚且融合简单易懂的分类投放指南,方便居民学习分类投放知识,成为小区的靓丽风景线。
实施“高楼撤桶”“撤桶并点”,建设垃圾集中投放点,减少垃圾桶设置,实施垃圾分类投放,能有效杜绝垃圾乱扔乱放现象,改善小区卫生环境。但目前仍有部分家庭垃圾分类不积极,不会分、不愿分、嫌麻烦的情况依旧存在;另一方面“高楼撤桶”“撤桶并点”部分小区居民的存在抵触情绪。
垃圾分类并非一时之功。接下来,瓯海区将以推进居民生活垃圾精准分类为重点,以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创建为抓手,强化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积极探索适合瓯海的垃圾分类推行模式。
同时,该区将规范垃圾集中投放点设置,全面实现住宅小区“高楼撤桶”“撤桶并点”全覆盖;规范家庭垃圾分类,由属地镇街牵头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业委会“扫楼式”“入店式”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指导,让老百姓养成习惯,让老百姓分得明白、分得方便、分得自觉。
此外,该区还将规范奖惩激励。王振勇说,分类分级对瓯海区公共机构、镇街和住宅小区开展月度监督考评,实行“绿、蓝、灰、红”四色亮晒。并通过“业主微信群”曝光、“红黑榜”、积分兑换等好做法,对家庭单元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垃圾直运”提效率
混收、混运等问题长期以来备受诟病,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瓯海区在温州率先在小区开通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直运。
为了健全垃圾分类运输体系,解决混收、混运问题,瓯海区率先开通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双直运”,通过“一种垃圾一种车辆运”的方式,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实现分类收运无缝对接,从源头分类杜绝混装,推进分类收运管理。
目前,瓯海区已打造10条直运线路,覆盖梧田、南白象等12个街道共162个小区,日运输易腐垃圾约55吨,其他垃圾约65吨。
诚然,垃圾直运并非垃圾分类的终点。
接下来,瓯海区将继续推行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分类直运,实行全域直运全覆盖,并不断完善“双直运”模式。此外,将建立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监督举报平台,切实让垃圾分类工作可监督、可感受,打消民众心里“我们辛辛苦苦做分类、后面随随便便运输处理”的疑虑。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