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叩门便叫三娘子,定知房内无丈夫”,古代官员的断案智慧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论心思多么缜密,只要作恶就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明代著名作家祝允明便在他的《枝山前闻》里记载过一个极为有名的案件,后又被明末作家冯梦龙引用,以“沉夫呼妻”为名将这个案件编入了他的短篇故事集《智囊补》。
话说浙江湖州有商人赵三和周生,因均在本地做些小买卖,家境又相差不多,因而关系极为要好。为了多赚些钱,两人便商议着一起前往南京做买卖,约定时间和集合地点之后,两人便各自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由于当时交通条件落后,离家远行乃是极为危险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外出做生意之人,被人谋财害命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赵三的妻子孙氏,说什么也不愿丈夫出远门,两人为此一连吵闹多日,孙氏一气之下就连周生也骂了进去。到了约定之日,为了避免再被妻子纠缠,赵三黎明时分便偷偷离开了家,前往了约定的码头。
到了约定时分,周生来到码头,却并未看到赵三的身影,以为赵三尚未赶到,便先登上了约定的船只等候,谁知一等便是半日,却始终没有看到赵三的身影。周生见状,心中预感不妙,连忙派船家张潮去赵三家询问其是否已经出门。
张潮到了赵三家,一边敲门一边喊道,“三娘子是否在家?快开门。”孙氏开门之后,张潮连忙问道,“三爷在家没有,如今已经过了约定时间了。”
孙氏吃了一惊,连忙说道,“他一早就出门赴约了,怎么如今还没到么?”
张潮听了此话,连忙回报周生,周生也觉得奇怪,便连忙组织人手四处寻找。然而,一连数天过去,却始终没有找到赵三踪影。周生担心赵三已经出事,便连忙将此事上报了官府。
县官本是多疑之人,便怀疑是赵三妻子孙氏与他人通奸,又与丈夫赵三发生争执,这才与奸夫合谋杀死了丈夫。于是乎,县令便一心想要在孙氏身上打开突破口,然而查来查去,也没有发现什么疑点,结果导致此案悬而未决,久久无法结案。
就在此时,大理寺有位姓杨的评事到该地核查刑狱之事,查看了该案的卷宗之后,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之处,说道,“这涨潮叩门便叫三娘子,定知房内无丈夫。”
彼时,妇人轻易不见外客,外人来访必然先寻其家主,而既然是去找赵三的,为何不喊赵三开门,却直呼其妻孙氏?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已经知道赵三并不在家,这才下意识的喊其妻孙氏开门。
知县听闻此言,立即茅塞顿开,连忙派人围绕张潮展开调查,经寻访周边船主,得知涨潮当日的确曾离开码头,却不知为何后来又返了回来。知县见张潮果然可疑,于是命人将其带回衙门严加审讯,张潮无法抵赖,这才交代了谋财害命的罪状。
原来,赵三当日出门较早,早早便来到了码头,张潮当日按照约定,也早早来到码头等候,赵三于是便先上了船,结果因为起床太早,不一会便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见财起意,便偷偷将船开到僻静之处,将赵三扔到了水里淹死,然后将其携带的包裹藏好,又将船撑了回来,假装在船上睡觉,一直等到周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