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彝寨入画来——
攀钢西昌钢钒“扎”进凉山精准扶贫
彝家新居(赖世怀 摄)
大凉山,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由于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加上历史上欠账多等特殊问题,凉山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中国的脱贫攻坚之路,不仅以丰硕的成果加速着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西昌钢钒党委书记邓强表示,西昌钢钒身处凉山这片土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书写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进程中,履行央企责任,展现央企作为,为凉山发展作出贡献。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昌钢钒承担了凉山州喜德县乐武乡达洛村和里柯惹村2个贫困村的帮扶任务,先后派驻3名扶贫干部,投入850万元,实施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开展汽车租赁等,把致富路铺入云端上的彝家山寨,帮助村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
目前,凉山州喜德县在内的7个深度贫困县,已完成省级专项评估检查程序,正按程序退出贫困县序列。最后一批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即,凉山即将开启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征程。
住上好房子
按照凉山州易地搬迁“五新同步”要求,投入78万元帮助39户贫困户建新房;投入15万余元,为9户贫困户添置家具
喜德县乐武乡达洛村和里柯惹村全部为彝族人口,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这里山高路远,交通极其不便。
村落地处海拔2500米的山上,曾经都是人畜混居的土坯房,四面透风、冬不御寒,晴天时屋里全是土灰,下雨天房子里则成了“水帘洞”。喜德县乐武乡达洛村村民阿西拉坡一家10口人,就居住在这样的小土坯房里。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凉山州把住房安全建设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任务,坚持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五新同步”,统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安全住房建设项目。
在当地政府、西昌钢钒、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帮助下,阿西拉坡、阿西拉火等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8年率先搬进了新房,厨房、厕所、储物间、客厅、卧室,一应俱全。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攀钢西昌钢钒,帮我们添置了新家具,让90多岁的奶奶,70多岁的妈妈,还有孩子们,都享受到了新生活。”搬家那天,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家、新沙发、新茶几,以及新电视机、电饭煲等小家电,阿西拉坡落泪了。这个一米七五的彝族汉子,是一名退伍军人,从未在困难面前掉过泪,但面对党的关怀、企业的帮扶,他流下了幸福而激动的泪水。
达洛村、里柯惹村的39户村民都住上了新房。2019年,通过政府出资、企业捐资、农户筹资的方式,解决了他们安全住房的问题。“建房花了10万元,喜德县补助了4万元,西昌钢钒帮扶了2万元,我自己只出了4万元,政府配套发了电视、餐桌、沙发等家具。”达洛村村民马海洋芋馍说,她的丈夫前几年去世后,她一个人带4个娃讨生活,政府和攀钢实实在在的帮扶,让她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山高路远,情满凉山。按照凉山州易地搬迁“五新同步”要求,西昌钢钒先后投入78万元帮助39户贫困户建新房。投入15万余元,为9户贫困户添置家具。
攀钢扶贫干部、喜德县乐武乡达洛村和里柯惹村联络员杜传,至今记得初到喜德的情景。“2018年元旦,我们兵分几路给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家具。其中一队人迷路了,从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晚上7点还在山上转悠。我们打着手电筒把他们从山上找回来。”杜传说,当时路没修好,七八十公里山路,来回要跑十多个小时,西昌钢钒班子成员都在这条路上领略过大凉山的“山路十八弯”。
过上好日子
以工促农,开展汽车租赁经营;发展花椒、牛、羊等种植养殖产业;贫困户已享受3次 “分红”
在喜德县乐武乡,彝族村民领取汽车租赁项目红利(赖世怀 摄)
10月13日,喜德县乐武乡7个贫困村村民又拿到了“分红款”,这已经是西昌钢钒第三次为他们发放“分红款”。截至目前,达洛村、里柯惹村的贫困户,每户分到了3000元,这都是汽车租赁带来的“真金白银”。
西昌钢钒纪委书记顾智忠说,每一个帮扶项目,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西昌钢钒实际而确定的,公司纪委全过程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扶贫项目、款物落实落地。从目前的成效来看,汽车租赁经营、种植养殖产业多点发力,让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
2018年,西昌钢钒积极发挥工业优势,在乐武乡开展汽车租赁服务。由西昌钢钒和乐武乡共同出资,成立乐武乡汽车租赁公司,购买13台皮卡车、3台挖掘机、1台吊车,再租给西昌钢钒使用。西昌钢钒每年将租金支付给乐武乡。同时免费培训喜德县志愿从事驾驶服务的青年,合格后到西昌钢钒从事驾驶工作。
目前,汽车租赁服务已产生200万元的收益,对口帮扶的达洛村、里柯惹村192户贫困户均增收3000余元。
达洛村、里柯惹村2018年12月成功脱贫摘帽,西昌钢钒“汽车租赁脱贫”的做法得到凉山州委州政府的肯定,并被四川省国资系统扶贫纪录片《责任》采播。
汽车租赁服务,是攀钢以工促农的具体实践之一。
近年来,西昌钢钒依托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持续提升矿石采购能力,推动凉山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带动运输业蓬勃发展,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促进了西昌钢钒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增收和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带动效应。
“村民需要什么,西昌钢钒就帮扶什么,政企联动帮扶,让村里大变样了。”达洛村村支书沙马阿边说,汽车租赁公司成立后,当地的年轻人学会了驾驶技术,掌握了生存的技能。收购生猪、荞麦、核桃等农产品的小商贩,把车开到了村民家门口,让达洛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攀钢西昌钢钒捐资建成的养羊扶贫项目(赖世怀 摄)
达洛村村民阿的伟者家的母羊怀孕了,要是顺利产下小羊羔,山羊的数量将会增加到150头;羊圈不远处, 是达洛村300亩花椒基地,今年已开始挂果,林下套种的圆根萝卜也长势喜人;35头牛在里柯惹村的山坡上,撒着欢儿吃草,还有一排排蜂箱散发着甜蜜的气息……
攀钢扶贫干部、达洛村第一书记马方勇算了一笔账,按市场价,150头羊价值达到30万元,35头牛价值达40余万元,养蜂年收入达到36万元,花椒收入估算每年在300万元,这些都是村集体财产,是村民共同的财富。
“村里有钱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里柯惹村村长罗洪克地说,村集体经济突破了“零”的历史,看着账上8万元的余额,他打心底里感谢西昌钢钒的帮扶。
养成好习惯
实施党建扶贫,培育模范带头人;捐赠推广生物质炉,改变烟熏火烤生活方式
乐武站是成昆线上的一个偏僻小站。
西昌钢钒派往乐武乡达洛村和里柯惹村的驻村干部杜传、马方勇、王杰就住在乐武站附近达洛村的老活动室。
“我住在窗户下,经常能感受到冷风嗖嗖地往屋里灌。”杜传说,这里一间屋横七竖八地摆放了5张床,中间的长桌是办公区域。隔壁的房间是一个简易的厨房,地上堆着土豆和面条。村活动室没有卫生间,洗澡或者上厕所,只能到农户家中。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吓退西昌钢钒的扶贫干部。白天,他们入户走访,不漏掉一家一户;晚上,他们制定扶贫方案,商讨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确定了以党建促扶贫思路,培育健康新文化。半年时间,他们的足迹遍布喜德县城、西昌市、冕宁县等地。
攀钢西昌钢钒驻村干部深入彝族村民家庭调查了解扶贫项目落实情况 (赖世怀 摄)
“发挥党建阵地作用,我们开办了农民夜校,村民在这里学会了种花椒等技术。”在攀钢帮扶下,乐武乡两个村都有了党建活动阵地,配备了电脑、投影仪、书柜、桌椅等设备,实现了村党支部有场所、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有活动“六有”标准。乐武乡党委书记谢辉笑着说,现在村里返乡的农民工更多了。
2018年4月,攀钢扶贫办、西昌钢钒、郭明义爱心团队一道,入户走访了达洛村、里柯惹村1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确定了阿西拉坡、阿苦说布、木帕瓦者等81户贫困户为帮扶对象,并为这81户贫困户发放了牛、羊、猪、鸡种苗,鼓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致富。
现在,阿西拉坡分到的6头羊已下崽,数量达到了24头。他还养了3头牛和1匹马,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成长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上了村里的小组长。
阿苦说布,是村里乐于助人带头人。分发牛羊种苗当天,每头牛羊身上都编了号,阿苦说布帮着扶贫干部牵牛羊,一直忙到最后。
木帕瓦者,是村里清洁卫生带头人。他的家里窗明几净,一家人都养成了进屋换鞋的好习惯。
3名模范带头人,点燃了村民勤劳致富的热情,带动了村民养成讲卫生、讲团结的好习惯,现在村里喝大酒的人少了,在地里忙活、收拾家务的人多了,风气越来越好了。
针对高寒地区气温低,村民烧水、煮饭难的情况,西昌钢钒捐赠推广攀钢研制的生物质炉,改变了村民用土灶或火塘取暖做饭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的厨房也走向了“现代化”。
喜德县乐武乡彝族村民们将攀钢捐赠的生物质炉背回家 (赖世怀 摄)
做个“好企业”
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多措并举伸援手,展现央企担当
“4000元助学金缓解了我们家的经济压力,感谢攀钢西昌钢钒把曙光和希望带到我们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心上,帮助我们完成学业。”11月3日,西昌钢钒收到了一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职业学院的感谢信。
写信的女生叫阿西尔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职业学院的学生,家住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乐武乡达洛村。今年,达洛村和里柯惹村5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西昌钢钒向攀钢申请了2万元金秋助学金,给每名学子4000元补助。
近年来,西昌钢钒坚持发展一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多措并举伸援手,做扎根凉山、工业反哺的“好企业”。
攀钢西昌钢钒为喜德县彝欣幼儿园捐资100万元购置配套教学设施 (黄晓川 摄)
喜德县彝欣幼儿园,是一处易地搬迁大型集中安置点幼儿园,600余名小朋友在这里就读。攀钢捐赠了100万配套设施,让这里的小朋友享受到更好的教学条件。
给凉山州特殊教育学校捐赠图书;向西昌市经久乡小学、西溪乡小学、河西小学、观岩小学等223名贫困学生捐赠爱心衣物、文具、体育用品等物资;为西昌市、雷波县、美姑县捐赠上百万元资金,帮助建设美丽乡村;以购代捐,采购乐武乡萝卜、土豆、生猪……这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扶贫举措,让西昌钢钒和大凉山走得“更近”了。
“彝家的传统,待客先用酒。彝乡多美酒,美酒敬宾朋。请喝一杯酒哦,请喝一杯酒哦……”彝家人的歌声,在大凉山久久回荡。
眼前,云端彝家村寨,正展露出崭新的容颜。
(陈伟 胡智 陈国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