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根据王阳明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那么,王阳明之心学,对当代人有着怎样的启发呢?
今天,我们便以戏说的角度,来剖析一下王阳明心学的精髓。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读心学的过程中,想从中汲取“成功学”的理论,走一条建功立业的捷径。之所以与心学有关的图书如此畅销,原因大抵如此。正因为现代人对成功的诉求,让心学成为国学领域中的一大“IP”。但以笔者的观点看来,我们能从心学中汲取到成功学的知识吗?
不可能。
为什么呢?
毕竟,王阳明的心学,是基于儒学上的一大学说。想要剖析心学,就得看清儒学的本质。如果真的能看透儒学的本质,你就会明白从中获取成功学知识无疑是天方夜谭的。
说着说着,我们就已从原始话题上引申出了又一大话题:儒学的本质是什么?
儒学贯穿了两千年中国“中世纪”,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生流变,但它的本质却是模糊不清的。探讨儒学之本质,不能仅通过先贤所留的典籍,尤其是连国学门槛都未曾踏足的门外汉。
在孔子扬名之前,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儒学,只不过,孔子将其改良并发扬光大了。所以,当“儒家”这一概念诞生之后,儒学就已经脱离了原始的样子。
到了汉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背景下,儒学又成为与皇权伴生的独立系统。至于魏晋乃至唐朝,对于儒学来说实属衰落期。
为什么李渊要将老子尊为“唐圣祖”?就是因为李耳姓李,李皇帝也姓李。因此,唐朝的国教是道教,国学是道学,儒生在唐朝的地位虽高,但仍无法与宋代的儒生相提并论。
宋明理学的诞生,给了儒学充足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宋、明两朝的儒学,已重焕新生,成为无可替代的国学。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直到科举退出历史舞台后,儒学才再次出现了短暂的衰落期。不过,随着民国时期新儒家的诞生,儒学再次摆脱窘境,时至今日儒学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头戏。
所以,儒学虽有被儒生引为核心的“道统”,但其本质却始终在流变,我们没法给儒学一个精准的定义。所以,我们还是将剖析的重点放在儒学与心学重合的部分。
儒学所崇尚的君子之道,也就是儒生的精神目标,无非几句话:“为生民立命,为天下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心学是儒学的一大分支,可以说它的精神目标与儒学没有区别,无非是以君子的身份立足于世,志向远大者或许还会想要向圣人靠拢。
根据儒学及心学的思想,想要成为“君子”,总共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最简单:科举。
总体来说古代的儒生还是比较踏实的,想要成为圣贤人,就得读好圣贤书。怎么读好圣贤书?首先是熟读,然后是背诵,最后再把书里的每个字剖析考据一遍。汉代的儒生,就是这样做的。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得用学到的东西对自己进行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如果你将这套理论学得差不多了,那么,就有机会成为高人一等的士大夫,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离圣人更进一步。
第二条路,有些缥缈空灵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向内求。
显然,这就是王阳明的追求,他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孔夫子能成为一代圣人,难道我王阳明不能吗?孔夫子是肉体凡胎,我也是肉体凡胎,凭什么他能成为圣贤而我不能呢?我觉得,自诞生之日开始,我原本也是个圣人,只不过我的本心被各种欲望或肮脏的东西玷污了,不再是圣贤之心。所谓向内求,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将贪嗔痴慢疑这些不良心态全部排除体外,还原一颗圣贤本心。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场“心”的修行,而不是用实际去证明什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心的追求”与当代人眼中的成功大相径庭。
所以笔者才会说,如果凭借心学去揣摩成功之路,未免选错了方向。
“此心俱足,不假外求。”
这句话被王阳明贯彻了半生,自龙场悟道开始,他参悟了这八个字后,他的人生方向就已定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关于圣贤的标准都已在我心中融会贯通,我已无需假借外物(如书籍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段“阳明四句教”十分经典,它的含义也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本心之中是没有善恶这个概念的,但一旦心灵与外界进行沟通后,便会将事物划分为善恶两个部分。人的心中都有一把裁决善恶的剑,这把剑的名字叫良知。凭借良知分辨善恶,自然就是格物致知。将善良的部分保留下来,将罪恶斩断,就能成为道德上完美无瑕的人,是为圣贤。
说到这,大伙想必也看出来了,心学绝非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它的本质十分简单。但是,简单不代表我们可以小觑这门学问,它足可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且用心学的诞生去类比西方的宗教改革,你便会发现笔者此言在理。
宗教改革的本质,不是让你背弃上帝信仰,而是换一种法子继续信仰上帝。1517年,马丁·路德站出来,表示就算没有教廷、教皇,信众一样可以捧着一本《圣经》,与上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在拉丁文中,教皇为PaPa,是父亲的意思。马丁先生的理由很简单,我信奉上帝,与所谓PaPa又有什么关系?他老人家凭空捏造出那么多繁缛的规定和仪式,又捞了不少宗教税,这些都是上帝规定的吗?更何况,教廷中人的私生活老百姓早有耳闻,这些家伙放荡且不道德,由他们来作为上帝的使者,还不如让信众自己来。
其实,宗教改革,与王阳明的心学差不多,都是从“向外求”转向“向内求”。
王阳明为什么会创立心学?
这自然离不开他的经历。
王阳明年轻时,曾与广大儒生一样,来到学堂读书,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儒术。老师见这小子聪明伶俐,就问他:“小家伙,你为什么读这些圣贤书呀?”王阳明不假思索地说道:“我也要做圣人。”老师鄙夷道:“你小子快别胡言乱语了,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出人头地,是为了跻身仕途,向你老爹一样考上状元才是正途。”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就能看出,儒家经典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世人的人格,但在儒生反复“向外求”的过程中这一初衷不断变质,最终畸形成具有功利性的东西。可笑的是,当年幼的王阳明说自己读圣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圣人以后,同窗、老师甚至他亲爹都表示无法理解。从这个现象中足以看出,当时的儒学发展已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为什么说心学的创立如西方宗教改革一样伟大呢?
因为它让每个儒生都看到了平等和希望。若非如此,按照当时的儒学观念,有人书读得好,在官场上的职务更高,距离圣人又近一步,高过其他儒生一等,这未免太过荒诞离谱。相比之下,王阳明的心学让更多的儒生看到了成圣的希望:圣贤在心中,人人成为圣贤的机会都是对等的,只要能摒弃杂念修养身心,谁都能成圣。
聊了这么多,王阳明的心学究竟该怎么去学呢?“知行合一”的概念又该如何践行呢?
知行合一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只要戒断了烟草自然会让身体健康,这就是知行合一;谁都知道好好读书能让未来的可能性更丰富,只要能静下心好好学习自然会受益良多,这也是知行合一。
道理虽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
首先,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在修行心学的过程中必须让自己的认知有所提高。当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就算是达到了“此心俱足,不假外求”的境界。然而,对于心学的修炼来说,这才仅仅是迈进了门槛而已。因为,光有“知”是远远不够的,将其付诸行动的“行”才是重中之重。
为什么“知”很容易,但“行”却很难?因为在二者之间,还夹杂着无数抉择。
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要面临的抉择太多。
看起来,选项多是一件好事,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些选项都在干预我们的认知。因为,每一个选项的背后,都有一个看似合理的原理,似乎怎么抉择都能找到支持它的理由。所以,在面临如此众多的选项时,如何维持自己的“知”,做出不违背本心的抉择,这才是心学要教会我们的。
综上所述,心学绝非一门“成功学”,而是一门维持本心的学问。
参考资料:
【《明史》 列传第八十三 王守仁传、《为何要重读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