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2020-11-13新闻25

紫禁城三大殿地基土层示意图

“丹宸永固”展览现场

符望阁漆纱

康熙时期太和殿琉璃脊兽

“丹宸永固”展览现场

◎王建南

本周日(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即将落幕。为了不错过这六百年一次的约会,这几天的故宫人山人海。

紫禁城在北京城的正中央,这座明清两代24位皇帝居住过的皇家宫殿群坐落于南北中轴线上,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无不铭刻着那些早已逝去的古代工匠们的辛劳,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穿越600年沧桑的故事。

最瓷实的厚:“八大作”之首是“土作”

紫禁城作为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诞生于10万民间工匠长达14年的手工劳作。标志着最高皇权的三大殿,其庄严与崇高无不建立在能工巧匠的汗水之上。当人们踏着汉白玉台阶缓缓登上高高的台基之时,有谁曾经想到,在石砌的台基之下是厚而载物的夯土工程。

中国古建筑建造技术在长期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整套严苛、标准的建筑施工方式与方法,被匠人们总结为“八大作”,即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这八项技艺合称为“八大作”。其中,排在首位的“土作”,承载起为连绵殿宇构筑根基的重要作用。

土方台基与地基,是每一座建筑物持久坚固的保证。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殿为例,其地基的修建经历了极为复杂的过程。首先,必须在选定的位置,将原有的自然土层全部掏去,然后再重新注入经过处理的土层,并加以夯实,构筑成崭新的地基。

以太和殿下的地基垫层为例,经工作人员钻孔发现,高达8.13米的石基下面的土层是由一层灰土、一层黏土、一层碎砖及一层卵石经过反复交替叠压而成。其中最为重要的灰土层,以石灰和黄土按一定比例配制,因此被俗称为“三合土”。经过此道工序所形成的灰土层具有坚硬密实的特点,有利于建筑防潮,因为这种办法有效地隔开了自然土壤,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建筑物地基经长年累月后可能出现的下沉现象。

配比之后的灰土层远未达到使用的程度,还需要耗费工人的无数体力与无限耐心去夯实。按照木制夯具的底部尺寸,分为“小夯灰土”和“大夯灰土”两种做法。三大殿作为紫禁城中最高等级的宫殿,其地基需要尽可能地坚固与稳定,因此工人多采用更为复杂的“小夯灰土”。

先在开挖的地基处用名为“硪”的打桩工具用力砸地三遍,随后撒上一层灰土,用双脚踩上一至两遍,再用一种尖头的管状工具(拐子)在浮土上戳眼,形成密布的“流星拐眼”,再铺一层灰土,挨次踏平,待两次铺就的灰土厚度达到七寸后,用夯子打上四遍,使灰土层更加紧密。此后便是泼水,需慢慢泼洒,水量不可过大,使灰土达到洇湿。为了起到吸收水汽的作用,还要在湿润的灰土上洒一层砖灰渣。稍干后,即用木夯砸实。

夯的手法十分讲究,工人举至腰间高度后往下打,称为“平夯”,举过头顶,称为”高夯”,各一遍,再轻敲一遍。这还不算完,还要旋转着圈地夯一至三遍。如此多次的打夯之后,还要泼洒糯米汁,其黏性会使灰土层更为牢固地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更强韧性的地基。待干后,再重重地砸打上两遍,这时的地基才能达到质地致密而坚固的最终要求。

经过如此的加工,六百年的三大殿,从明代建成至今,没有因地面雨水的浸泡而下沉过,也没有因为冬天的寒冷气温致使地基收缩出现变形。这一整套挖、夯、填、筑的技艺所筑成的地基,还历经多次地震,安然无恙。

最精巧的厚:失传的“漆纱”与“乾隆定制”

紫禁城的建造与维护云集了明清两朝的能工巧匠,也离不开设计师的智慧。古人云:“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毫无疑问,一座建筑的艺术风格取决于设计师的能力与眼光,而设计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的艺术水准。

紫禁城到了乾隆一朝,“能主之人”不再是设计师,而成了乾隆皇帝本人。这位精力充沛的乾隆皇帝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还是一位“审美强迫症”患者。对于设计师的想法,他总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意见,甚至直接推翻原有方案,设计师只能在皇帝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创作。他们深知,只有那些符合了帝王审美观念的方案才能得以实施,只有那些满足了皇帝情趣的作品才有可能被宫廷收藏。

故宫内的符望阁是宁寿宫花园内最高大的建筑,阁内装饰精致,结构复杂,有“迷楼”之称。“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有一片来自符望阁的漆纱极为引人注目。这片漆纱厚度看似与一张普通A4纸无异,可它却是包藏了六层,分别由纱芯层、纸样层、帖金层、打底层、晕染层和勾线层组成。漆纱正反面均做金银三色西番莲、卷草和夔龙纹装饰,双面皆可观赏,有如一件双面绣,且可完全透光,精美程度超乎寻常。

漆纱是一种特殊的织物,可用来制作衣物、灯罩等,传世实物极其罕见。这件漆纱制成之后的二百多年以来,这次是首次公之于众。传统的漆纱制作工艺已失传许久,故宫文物专家与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决定复原这种工艺。

初步探明漆纱是以桑蚕丝织成的纱芯为地,每根纱芯上都包裹着一层大漆,正反两面中部的图案以纸样为衬,再涂刷一遍大漆,并以漆层厚度变化做出立体感。漆层之上,再经金箔和银箔研粉,综合运用描金银、贴金和晕金等多种传统技法描绘纹样,实现富于深浅变化的色彩效果。

这件漆纱专为符望阁定制,制作于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25岁继位,他曾说,如果我能够长寿,在位一定不超过60年,因为我爷爷康熙在位61年。为此,乾隆亲自为自己的退休之所——宁寿宫进行设计,大到整体布局,小到每一间房子里的布局。这件看似薄纸的作品其实隐含着古代工匠最为厚实的精湛工艺水准。

最煞费苦心的厚:唐山大地震与永乐皇帝的“套娃地砖”

1976年,位于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北京也有明显震感。故宫里的工作人员发现在太和殿的广场下面很多地砖出现了断裂现象,需要及时修复。工人们在进行修复时发现,在断裂的地砖下面居然隐藏着一层又一层的石阶,经查点,共有15层。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毫无疑问,没有皇帝的命令,不会有此设置。究其根源,还是归于紫禁城的“总设计师”永乐皇帝朱棣身上。他为什么要在太和殿广场铺设如此深度的砖块呢?

我们不由得想到这位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与其父朱元璋所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朱允炆之间的那场耗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尽管朱棣最终取得了胜利,成功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却对敌对势力始终心有余悸。也许,他时刻担心敌人会突然出现在紫禁城的某一处阴冷角落加害于他,他的防范之心令其在建造紫禁城时绞尽了脑汁。如此广阔的广场,会不会有刺客挖地洞突袭至他的面前?因此,永乐皇帝下令采用独一无二的“套娃”式地砖铺排方式,以杜绝来自地下的暗杀行径。

紫禁城六百年,既是时间的跨度,也是岁月的厚度。然而,紫禁城的厚度并不总是摆在明面上,让世人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厚度往往隐藏在历史的纵深之处,只有悠悠岁月才能参透其间的奥秘。

本版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康熙#乾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