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反复眨眼,是在“放电”吗?

2020-11-13新闻19

原标题:反复眨眼,是在“放电”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您反复眨眼

是在向我放电么?

是抛媚眼?

抑或是暗送秋波呢?

眨眼动作实际上是一种 保护性动作,它能使泪水均匀地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以保持角膜和结膜的湿润,眨眼动作还可使视网膜和眼肌得到暂时休息。

据统计,正常人平均每分钟要 眨眼十几次,通常2-6秒就要眨眼一次,每次眨眼要用0.2-0.4秒钟时间。

很多人会忽视眨眼这个细微的动作,总是眨眼,被认为是一种习惯,其实在医学上频繁的眨眼则属 病理现象。

宝宝眨眼过于频繁,究竟是肿么回事呢?引起萌宝们频繁眨眼的 常见原因又有哪些咩?

常见的 眼部因素: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异物如结膜异物,角膜异物;眼睑倒睫;儿童干眼症;其他如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等。

巴特,除了眼部本身的因素外,有一种眨眼叫做 抽动症,粑粑麻麻们造么?这种眨眼,孩子真的会分分钟停不下来……

抽动症,其实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是一种不随意的 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为特点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多发生于儿童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

抽动症以 反复眨眼最常见。临床表现有反复眨眼、皱鼻、摇头、撅嘴、耸肩、挤眉弄眼等各种怪异动作,部分病人伴有喉中干咳、清嗓等声音。

很多人经常误以为抽动症就是多动症,事实上抽动症和多动症 并不是一个概念。但是,有抽动症的儿童大概有50%合并有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等。

另外,还应 注意排除癫痫病的可能。相对于成年人的癫痫,儿童的发病症状往往不典型,平时跟正常孩子没有区别,有时出现短暂的眨眼、发呆、失神,而没有明显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容易误诊,此时需要至 儿科神经科做脑电图来帮助诊断。

得了“抽动障碍”的孩子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 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治疗,使其消除自卑心理,减轻焦虑,调适好心理状态。

如未及时就诊,很多患儿可能会伴有多动症、强迫症、学习困难、品行障碍等 行为异常,就会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使病程迁延,导致患儿和家长苦恼不堪,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同时,家长们 不要随意训斥孩子,其实他们也很无辜,因为他们根本没办法控制得了自己的这些小动作啊。

需要提醒的是 ,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频繁眨眼时,应及早就医,以便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疾病。同时,孩子总是眨眼不要只看眼科,尤其是眼科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去 儿科神经科瞧瞧,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治疗效果。 因为,引起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这得需要明确病因,综合治疗。

供稿 | 周辉

编辑 | 邵勇林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门诊部

#五官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